古典快乐工作的5条法则万字干货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44.html 7月3日,古典老师受邀做客微博直播,分享“快乐工作的5条法则。” 以下为直播干货,全文字,预计阅读20分钟。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文~ 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古典,是我的真名哦。 我有三重身份, 个是职业规划师,目标是帮助大家找到更加能发挥自己天赋,而且成功和幸福的工作。干着干着发现自己干得还不错,就把自己的很多有关职业规划的想法和观点写成了书。 可能很多也是因为我是一个书的作者才认识的我,有的人可能看过我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和《跃迁》,渐渐的我觉得这件事也许真的很有价值,所以我们开始做公司,就这样我成为了新精英的创始人,新精英现在也已经是国内 的职业规划师培养基地。 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工作的五个话题,首先,我介绍一下,桌头放着的是一个乔布斯发布iPhone4s时的造型人偶,还有我喜欢骑的摩托车模型。 我很喜欢乔布斯,把他放在桌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去“改变世界”,也希望他能一起陪伴大家,他正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物典范。 我看咱们有的宣传海报标题是“如何帮你快乐又赚钱”,我觉得这个有点坑爹哈,我要声明一下,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关于“快乐工作”的五个法则。 的确好工作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赚钱,我一定会谈到怎么赚钱,但是我今天的法则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赚钱的。 我会认为说,其实一份工作,赚钱是基础要求。如果你做得很累,又不太赚钱,那一定你的定位出了问题,或者卡在了别的某些地方。 我觉得一个好的工作不会是轻松的,因为没有什么工作是轻松的,工作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可能有的工作的确是轻松的,但是真正好的工作应该像是个好玩的游戏一样,你在过程中间是极其痛苦、艰辛,但是在做起来那一瞬间,感觉像是爬到山顶,那瞬间,你会觉得一切付出都特别值,我觉得这样的工作,就是一个好工作。 我大概在6月1号的时候,我给自己送了一个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就是去蒙古骑马骑了七天。 我们在蒙古的无人区里面一直穿行,每天要走将近五六十公里,骑在马背上面。这意味着早上可能七八点钟,你就要开始骑,到下午四,五点钟你才有可能休息。 当骑了将近五六十公里的马之后,身体躺在草地上一瞬间,感觉真的太累了,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没法坐起来,只能趴在草地上面。 但是那个过程中,你看着无人区的草地,看着阳光,到晚上再看着我们一起燃起的篝火,会觉得无比的满足。 其实一份真正好的工作就应该是这种感觉,它会带给你极大的成就感,也会带给你很多艰辛,在路上的时候,你很多次想放弃,但是想过以后,你还是会留下来继续。这样的工作会给你从物质,精神以及社会价值层面带来巨大的回报。 我们今天谈的这五个法则,就是我在做了将近两三千个咨询以后,总结和抽离出来的一些东西。 我们会谈到一个人该如何在现实中获得完美的工作体验。 我想说工作永远不可能像购物,舒舒服服还满载而归。工作更像一次探险旅行,有目标,有难度,过程艰辛,结果成就,过程骂骂咧咧, 却无比的快乐。 快乐工作的 条法则是什么呢?哈哈,大家可以看到我写了个特别奇怪的名字,叫WW法则,那么什么是WW呢?我先不告诉你,大家来猜一下。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节目,叫《超级面试官》,有点像是职场版的非诚勿扰。有一期里,一个女生来求职,她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主持人,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愿意零薪酬在任何愿意给我提供主持人岗位的单位工作。” 好,我的问题来了,你觉得会有企业敢要她吗? 其实对这个求职者,我是很佩服她的,因为她为了梦想愿意放弃很多东西。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企业敢用这样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组织设置了一个足够好的主持岗位,他一定也在其他领域,比如场地、美工、设计、策划,都投入了很多的成本。而一个选择“零薪酬”入职的主持人,水平一定不会特别的高,因为她所能提供的工作价值不大,所以才愿意无偿放弃自己的薪酬成本。 但实际上,对于一档节目制作来说, 的成本是什么?是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如果没用这个人,选择其他主持人,可能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她也确实没有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六位评委都灭了灯。这个姑娘非常委屈,她说她已经把自己降低到这样一个状态,已经什么都不要了,为什么你们还不要我? 你会发现,一个职场以外的人和一个职场以内的人之间 的障碍就是,我们总会认为我们 的付出是我们的时间,精力和人生, 的收获只有我们的工资。 请注意,抱这样心态的人,我觉得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很难获得真正的职业上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理解到,职业并不是一个出卖时间换回报酬的游戏。 职业是一个创造价值,然后换回价值的游戏。所以在职场中,你真正要跟别人交换的并不是工作时间,也不是大学学历,而是你为企业和组织创造了价值,而组织也回报给你对应的价值。这个原则其实就叫做“ww原则”,也可以称为“winwin原则”。 01winwin法则: 职场是交换场,创造双赢才是底层逻辑 本质来说,工作是一种你用自己的能力,经验,思考、知识、法则,创造价值,完成交换的全过程。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winwin法则”,就会明白职场本是交换场,创造双赢才是职场的底层逻辑。 同时,你也能很好地回答一个问题,就是:爱好到底能不能当工作? 其实这句话换一个“winwin法则”的说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的爱好到底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当你定义它为爱好的时候,这个爱是谁的,爱是你的爱,对吧?但是别人从你的爱好中到底有什么收益呢?很有可能没有。 爱好能被作为工作的前提是,有没有达到能对他人产出价值的水平。 我举个例子吧,我有一个朋友啊,他是葡萄酒鉴赏师。他随便喝一口杯子里的葡萄酒,就能告诉你,这个葡萄酒是年的,法国的啊,某某酒庄的,然后,是左边第三颗葡萄藤上面的葡萄做的。哈哈开玩笑,但就是这个意思。 他很厉害,他可以分辨出各种葡萄酒。那么对于这么一个人来说,他的收入高不高呢?非常高。 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三部分: ,他会被很多人请去教如何品酒,因为很多富豪、有钱人都希望更有品味; 第二,会很多人会请他去做酒的代言人; 第三是还有很多酒庄请他去做专业鉴定师。 这样的人就可以用他的爱好来赚钱。你说你也爱喝酒,为什么你喝酒却要花钱,人家能赚钱。这就是因为,喝酒带给你个人的爱好,并没有带给他人价值。 所以爱好到底能不能当工作, 鉴定是爱好到底能不能创造更好的价值。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不对,很多大艺术家不是这样,比如毕加索,比如梵高。 我今天就跟这样的朋友好好掰扯一下毕加索和梵高的故事。如果让你选择成为毕加索或者梵高,你会选谁呢?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说,选毕加索。 虽然梵高的画很伟大,如果选哥们儿的话,我愿意选梵高做哥们儿,但是如果要选择过一个人的人生,我选毕加索,因为毕加索的人生实在过的太爽了。 虽然这两个都是同样为艺术献身的人,但是毕加索是 一个生前的画就被选到卢浮宫的人,他生前的时候就非常有钱,而且非常有名,所有的时尚杂志都以他作为头条头版人物来出现。他甚至不断地换女朋友,换了好十几任女朋友。 而且毕加索每换一次女朋友,还转变一次艺术风格。而一般人只能换女朋友,不能换艺术风格,这就是你和艺术大师的区别(哈哈)。总之毕加索是一个在生前就非常成功的人。 但你反观梵高,你会发现梵高是一个特别悲壮的一个人。梵高其实有一个外号叫x,为什么叫x呢?因为全世界十幅最贵的画,有四幅都是梵高的。但是你要知道,梵高本人在世的时候,他这一辈子只卖出去一幅画。这一幅画,还是他弟弟的朋友看他可怜,才买的。 我看过梵高《向日葵》拍卖会的视频记录,拍卖会上,宣布成交价万英镑的时候,全场人都站起来鼓掌。我觉得很悲壮,不知道这群人是在为梵高鼓掌,还是为万鼓掌。 那为什么毕加索会能在生前就获得成功呢?因为毕加索是一个极其懂得帮他人创造价值的人。 比如毕加索每次开画廊之前,他会邀请好多媒体记者过来。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媒体需要故事,他会绘声绘色地向媒体讲述自己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有什么故事,画那幅画的时候又有什么故事。然后这些媒体人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写。 他还会把其中的一两幅画,送给当代 的贵妇人。因为他知道贵妇人需要名画毕加索的名画来装点自己的房间,而其他人会效仿这些有钱的贵妇人去买毕加索的画。 所以毕加索是一个极其有表达能力,又极其知道如何用这些能力来做“winwin法则”,也就是双赢法则。他让别人也能在他的才华和天赋里面获得收益。 你知道毕加索这个家伙精到什么程度吗?他甚至会在去买一些小物件,去买一些面包的时候,从来不给钱,他干嘛呢?他会签支票。 因为他知道,当他花三五块钱,十块二十块钱的时候,那些小店的店主从来舍不得把他亲笔签名的支票拿去兑现,而是会保存起来,证明毕加索去过他们的店。所以毕加索基本上不花生活费,因为他的所有的支票都没有兑现。他知道店主想要什么,他就很轻松的用自己的签名换来了钱。 对比下毕加索和梵高,你会发现梵高是个性格很孤僻的人,除了跟自己弟弟做一些交换,他从来不跟任何人做交换。 所以在梵高的世界,只有自我表达,没有“winwin法则”。而毕加索是一个极其懂得如何实现“winwin法则”的人。 你想想看,即使最疯狂的艺术家都懂得职场其实是一个交换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反思一下自己的能力到底为组织带来了什么价值。 只有在你的爱好能给别人带来足够价值的时候,你的爱好才能作为工作。 德鲁克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企业的运营者们天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wxtz/7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网友剁手合集丨冰岛什么值得买
- 下一篇文章: 被活活烧死的条生命,悉尼被浓烟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