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香炉

“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错银双耳香炉

中国人认为香是 一种沟通人界和仙界之物,烧香产生的烟雾一直升腾可以到达天庭,进而沟通两界,所以在中国宗教和祭祀活动之中,香是必备之物;而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香炉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香炉的款式随着朝代的更迭而多种多样,大小各不相同,方圆长短也不一;方形香炉的形状跟古代的四足鼎有点类似,圆形香炉底部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一在前,两足在后;

▼清铜双龙戏珠冲天耳香炉

▼四方索耳炉

香炉,自然以宣德炉为最,其次是瓷器、景泰蓝香炉;在明、清时期,宣铜炉代表着独特品味和生活情趣;宣德炉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明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传说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朱瞻基下令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次后铸造出件香炉,即宣德炉;

▼明代宣德款香炉 铜成交价:RMB1,,

二是指流行于明清的文玩“铜香炉”;宣德三年()铜香炉铸成之后,当时的监造者有将原来的工匠集中再次铸造铜炉,但铜质终不同前,明中后期至清、民国皆有仿制宣德炉,真宣传世绝少,宣德炉便成了铜香炉的通称;

▼明“李曲江制”鬲式炉

鬲式炉一般平唇口沿,而此件口沿一周起线,平沿内倾,恰如明式家具案面边抹均匀的“栏水线”,抑或边角的“阳线”。再看口沿下方束腰亦起线作弦纹,且是双弦。束腰双弦连接下方素圆鼓腹,三足外撇。底部“李曲江制”四字柳叶篆书款。整炉一气呵成,线条连贯而又精神饱满,可谓简洁中蕴含着精炼的细节;

▼清早期“淡宁”款冲耳炉

款是篆书“淡宁”,布局饱满,结体长方,寓意淡泊宁静。此炉器身较扁,薄唇外侈,短束颈,垂鼓腹。双冲耳较薄,势外倾,耳洞半圆。底承三短乳足,势外撇。经年累月的焚香、盘养,包浆深沉、厚重,外壁黄中闪黑,内壁漆黑油亮,铜质精炼;香炉文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不论是家中供奉的先祖牌位,还是各教派供奉时都会放上一个香炉,用作焚香;一些文人墨客还会在书案边上摆上香炉,内置熏香,用作提神醒脑;

Part:木雕香炉

香炉也是竹根雕刻比较常见的题材,这款竹根小香炉可以说是小巧玲珑,做工精致,纹理也很漂亮;

过程简述

1

出胚

这是 一小块麻梨疙瘩了,颜色与传统观念中的香炉基本一致,索性就用来做个香炉;使用线锯取一块圆柱形料,并用黄金锉刀打磨成圆形;

-?-?-?-

-?-?-?-

出大形

使用牙机雕刻出外形;

由于麻梨疙瘩实在太硬,吃刀量不可过大;

-?-?-?-

-?-?-?-

-?-?-?-

3

打磨

打磨至1#即可;

-?-?-?-

-?-?-?-

4

抛光

使用马鬃轮抛光;

-?-?-?-

5

成品

-?-?-?-

-?-?-?-

-?-?-?-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私信告知),一直以来,都是三更半夜撸素材,转载请标明出处~~~感谢

手残党入坑的 百五十木作之小香炉,不仅象征着吉祥,还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小香炉为你累积福慧,事事圆满;

PS:关于小香炉的制作比较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推荐使用黄金樟、竹根等纹理漂亮的木材来制作;考虑清楚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再决定是否去尝试制作。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希望各位朋友有所收获。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End-

???

●●

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wxtz/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