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赠丨蓝鲸博士姜冬梅从北极来赠,想要
本期签赠嘉宾 姜冬梅: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郑州师范学院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访问研究员,曾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香港宋庆龄教育学院院长、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终身荣誉院长。由于在环境保护和科学教育上的突出贡献,早在年她就获得了我国第六届“地球奖”。作为环境教育专家,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主要从事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技术支撑工作,并且曾经到北极和南极考察;作为科学教育专家,她多次担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INTEL英才奖评委、美国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赛(INTELISEF)评委。 她所带领的科学教育团队,不仅在年开发了我国 套青少年科学影像资源包《打开DV学科学》,而且在年发起举办了“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年发起举办了“国际科学发现影像大赛”(中国香港-美国波士顿),目前此活动已经成为一项经典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20多年来,她培训过的全国科技创新骨干教师数千名。她在《小学生学习报》《中学生数理化》主持专栏“蓝鲸科学电影院”,介绍和点评国际和国内青少年科学影像的 作品,被青少年朋友亲切地称为“蓝鲸博士”。 北极的夏天 姜冬梅著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北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夏天来到北极。冰雪融化了,大雁来了,野鸭来了,天鹅来了,鱼来了,虾来了,鲸也来了,驯鹿来了,棕熊来了,北极熊来了,还有谁也要来到北极呢? 爱斯基摩人开始打猎了!他们是怎么野营?怎样生活的?爱斯基摩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 科学家们来到了北极!他们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的?怎么生活的? 本书作者也来到了北极!她和科学家一起研究,和爱斯基摩首领一起野营,到爱斯基摩学校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躺在北极草原上和神奇的北极光对话…… 你想了解美丽、神秘的北极吗? 翻开这本书,作者用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你描述美丽、神秘的北极。 目录 篇 开创北极事业 第二篇 北极的夏天 第三篇 北极的科学家 第四篇 爱斯基摩学校 第五篇 北极风光 第六篇 爱斯基摩朋友 北极的夏天 没有到北极的时候,想象中的北极是茫茫冰原,只有深蓝色的海水挤在雪白的冰块之间。然而当飞机在北极的巴罗降落,我的脚踏踏实实地踩在了陆地上时,我才想起“北极”的科学概念。北极,英文ARCTIC,是指北纬66度ban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以及太平洋和大西洋最北部的一部分。所以,北极是一个既有海洋,又有陆地的地方。 冬天到来的时候,冰雪覆盖了陆地和海洋,北极就成了冰原,很难区分出来厚厚的冰层下哪些是陆地,哪些是海洋。这时候,你可以驾驭着狗拉的雪橇,在冰面上一直跑到北极点。 北极也有夏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但是陆地上的冰雪熔化了,露出了地面和湖泊,冰盖的边沿一直退却到了距离大陆几百英里远的地方,冰盖和陆地之间就出现了北冰洋蓝色的海面。这时候,北极就不再是一个寂寞的荒原了!小草、小花争先恐后地生长着、盛开着,小鱼、小鸟、小兽也抓紧时间繁育后代,地面上的驯鹿、棕熊、北极狼,海水里的海豹、海象,还有强壮的北极熊、巨大的鲸,都携带着幼仔开始四处觅食了。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了,打渔、打猎、捕鲸,他们世世代代沿袭着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科学家们也在这个季节涌到了北极,他们要观察鸟类的迁徙、揭开旅鼠 之谜、分析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变迁,还有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许多科学问题。北极的夏天,充满了魅力! 北极的夏天,充其量也只有两个月,到7月初,堆积的冰雪才渐渐消失,8月底又开始下雪,9月大地封冻,10月冰雪覆盖,变成一片白色。与此同时,白天越来越短,太阳越来越低,到11月中旬,便沉到了地平线以下,再也不露面了,开始了漫漫极夜,直到明年2月。 北极的鸟类学家们 每年夏天,会有成群结队的科学家来到北极,其中最多的就是研究鸟类的科学家。他们当中有研究潜鸟的,有研究野鸭的,有研究雪鸮的,还有研究鸟类的迁徙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的。他们和我一起住在北极野生动物实验室里,每天一大早,我还没睡醒,他们就穿上连脚连裤的防水服、扛上枪、背起望远镜、开着雪地摩托出发到野外去观察鸟了。还记得我 天见到的“外星人”BAKEY吗?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天在睡梦中听着他们发动摩托的声音,我多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和他们所钟爱的北极鸟儿啊! 潜鸟小组:潜鸟小组:潜鸟小组:潜鸟小组的科学家们为了发现目标,常常驾驶着摩托,沿着海岸线巡逻,一旦发现目标,就会驾起望远镜长时间的观察。有时候,他们也会乘着快艇在海面或湖面上搜寻。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他们邀我一起登上了快艇,去拍几张潜鸟的照片。 “一只红喉潜鸟就在前方!”我以为它会像其他鸟一样的比较警觉,远远地看到人过来就会飞走。可是潜鸟看到我们的快艇靠近的时候,并不着急,甚至还挡在水路上“找死”。眼看我们的快艇就要撞到它了,我紧张地大喊起来“躲开啊!”快艇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径直飞驰过去,我闭上了眼睛,不忍心看到凄惨的一幕。待我难过地扭头看时,白色的浪花形成的水道向远处扩散开去,潜鸟竟然无影无踪了!又等了一会儿,红喉潜鸟从远处的水面钻了出来,悠然自得地扇两下翅膀,像是刚刚玩了一个游戏。原来,在我们就要撞到它的一刹那,它一个猛子扎到了水下,潜泳了一段距离才浮出水面。不愧叫“潜”鸟,是个反应迅速的潜泳高手啊! 迎着夕阳,我给一只在岸边做巢的黑喉潜鸟拍下了这张“玉照”。它就像带了一条黑底白色条纹围巾的妈妈,映在夕阳的余晖中,多么恬静安详啊!你猜,有几只小宝宝在她的身下啊? 看跳在水里的疯丫头,那不是BAKEY吗?她身后还背着小彩旗,像唱古戏的武生身后的护背旗,好不威风!虽然是夏天,北极的水也刚刚在零度以上,简直是冰冷刺骨,她背着彩旗想干什么?原来,她研究的是北极的野鸭。野鸭的巢和卵总是隐藏在湿地中间的草丛里,要想观察,就必须涉水前进,在湿地中寻来寻去。她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先圈定一块湿地,就叫做“样方”;然后,像扫描一样地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一排排搜索,凡是搜索过的地方就插一面小彩旗,表示这个区域已经观察过了。他们要这样泡在水里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搜索,不过BAKEY和他的同事们非常乐观,他们穿着连脚、连裤的防水服,很开心地跳来跳去。如果不小心滑倒了,水从脖子里灌进去,那可就要哭着回家了!你说科学家会不会哭呢? 据BAKEY介绍,野鸭在北极有很多种,无论哪一种野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野鸭爸爸身上的羽毛很漂亮。看这只野鸭“帅哥”,一身黑色浅条纹的礼服,露着白衬衫、打着黑领结,头上还顶着一顶黑色的礼帽,好不精神! 而野鸭妈妈则是一身灰灰的颜色,看上去老气横秋。不过,野鸭妈妈并不在乎外表,自从生下这些孩子以后,野鸭爸爸就离开了她们母子,她独自承担着抚育孩子的重任,怎么会有时间打扮自己呢?你看这只鸭妈妈,警惕地跟在5个孩子身后,她让孩子们也穿着难看的土灰色衣服,为的是不引起鹰和狐狸的注意。虽然野鸭妈妈这么谨慎小心,但是,当我们第二周又来观察它们的时候,5个孩子却已变成了4个。能够安全的长大是多么不容易啊! 野鸭每年在北极繁育,然后在大雪到来之前,它们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为了研究它们的习性,野鸭小组的科学家要在整个夏天忙着给野鸭带环志,然后他们再跟踪到南方去,从而就可以知道它们迁徙的特点了。如果你看到了脚上带着环志的鸟,一定要告诉科学家啊! 这只大眼睛、尖嘴巴、圆脑袋的雏鸟是谁家的孩子?对,是猫头鹰家的,但是它可不是一般的猫头鹰,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雪鸮”,就是白色的猫头鹰的意思。可是这个孩子明明是灰色的呀!我们来看看它的爸爸就明白了。 这就是雪鸮爸爸,成年的雪鸮一身雪白的外套,翅膀上面点缀着一些黑点,冷峻而威严。它是北极草原的空中霸主,往往独自守望着一大片领地。它不像一般的猫头鹰,只在夜晚才上班,也不像它们一样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负责任的样子,它是地球上 的白天和夜晚都能捕食的猫头鹰,而且你什么时候看到它,它总是怒目圆睁、目不转睛,非常专注! 看!这就是专心的好处,一只旅鼠刚刚露头就被它发现了,旅鼠还没反应过来已经祸从天降了。雪鸮爸爸虽然看上去很“酷”,但是抓着旅鼠飞在天空,它这会儿一定非常高兴,因为它的孩子又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雪鸮爸爸妈妈都外出捕食了,在它们返回之前,雪鸮小组的科学家们紧张地工作着。大个子约翰是雪鸮小组的主力,他要用最快的速度给小雪鸮带环志、测量和采血样。小雪鸮可不高兴他干这些事,它不停地用利爪到处乱抓,约翰虽然戴了手套,但还是让这个不乖的小雪鸮抓伤了。 韦露是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她暑假跑到北极来帮助科学家工作,积攒一些学费。小雪鸮看来比较听她的话,像孩子一样躺在韦露怀里,让伸胳膊就伸胳膊,让张嘴就张嘴。 这是干嘛呀?给小孩子换尿片吗?不是,是要在小雪鸮的翅膀上采一些血样,了解它的健康状况,并能做其他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这下小雪鸮可真的不开心了。 不过韦露也不好受,她正在和约翰采集数据的时候,北极的大蚊子早就不请自来,趴在她们的身上脸上,隔着衣服狠狠地吸血呢!!在北极,由于天气太冷,很少有昆虫能够生存,比如我们常见的蚂蚁、蝗虫,它们根本不能在北极的严寒气候中生活,尤其是北极的 性冻土,它们就是来了,也没办法打洞生活。但这些蚊子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是北极少有的昆虫纲的生物,不过,也只有在北极的夏天到来的时候,它们才能短短地活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这些蚊子被带回中国,那就更可怕了,因为我们中国的冬天,对它来说只不过相当于北极的夏日,万一繁殖起来,我们就不得不在冬日也防治蚊子了。 除了蚊子的攻击,最恐怖的还是来自鸟妈妈和鸟爸爸的进攻。有时候,科学家们还没来得及做完测量、采样和戴环志的工作,小鸟的爸爸妈妈就回来了,它们可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在为科学做贡献,它们一定要狠狠地啄上科学家两口!看,不幸的鸟类学家已经在劫难逃了!快躲吧! 最离奇的一群鸟类学家,要数COOPER岛小组了。没有来北极之前,我就听说他们的大名了。COOPER岛对我的吸引力,不亚于基督山伯爵的财宝岛,我到处打听,希望能有人带我登上这个神秘的科学岛。 我是否能登上COOPER岛呢?下次再讲给你们听吧。 阅读主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幸走到极地,打开了“北极”这套奇书,人生万卷书中就积累了第本。北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年的夏天,我一路走到了北极,一个绝不寂寞的 。夏天的北极,冰雪融化了。大雁来了,野鸭来了,天鹅来了;鱼来了,虾来了,鲸也来了;驯鹿来了,棕熊来了,北极熊来了。科学家们来了研究了,爱斯基摩酋长来打猎了,小朋友们的课堂被“海盗”占领了!我们躺在北极草原上,和跳舞的极光对话,她为我们揭开北极神秘的面纱。 进北极,阅读与众不同的世界! 荐完书,就该送书了! 送书规则:趁着上期留言送书的热乎劲儿,读者在本文下留言,留言被推送出且获得点赞最多的前20位自动获得以上推荐图书1本。一定要抢先啊!小编一定推到不能再推…… 书已经准备好了—— ————预备,开始留言——给你足够的顶起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中午12点!4月7日揭晓获奖名单。 周五喜讯通知栏:(每周五赠书,周五抢起!) 获得年3月24日“董文华老师”赠书的是以下10位朋友: 1.南冬晓2.王海丽3.席彩霞4.望舒5.李经银 6.感谢有你7.骄阳似火8.寒烟9.涵涵10.紫色贝壳 恭喜这10位朋友,请在4月4日中午12点之前(过期视为放弃)用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复方牙痛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wxtz/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熊之子
- 下一篇文章: OSChina周四乱弹程序员的角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