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和动物世界改变了什么
白癜风的问题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1004/4705468.html ▲古老的动物世界开篇视频,现在看起来,有些“原生态”。视频来源/《动物世界》 “我十分想念赵忠祥!”——改自“白云”语录 “我十分想见赵忠祥!”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小品里,白云(宋丹丹)这句“发自肺腑”的话。今天早晨,一条消息刷遍朋友圈:赵忠祥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独有的“魔性”声音,一直在我们耳边挥之不去。影响几代人的”魔性“声音 年,赵忠祥还是北京二十二中的一名高中生,和许许多多普通的高中生一样,他的理想,是考入一所名牌大学。▲赵忠祥在担任新闻联播主播时的画面。图/《鲁豫有约》阴差阳错,一次北京电视台播音员的选拔,改变了赵忠祥的生命轨迹。年,8岁的赵忠祥正式进入北京电视台,成为中国电视界首位男播音员。从主持《新闻联播》,到采访美国总统卡特,赵忠祥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机才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正是这个时候,央视国际部引进的一档名为《动物世界》的科普节目,让全国观众,“重新”认识了赵忠祥。▲非洲大草原上的花豹,因《动物世界》而红遍全国。图/Gettyimage在刚刚接手《动物世界》的时候,赵忠祥对自然万物并不了解,他也很多人一样,希望那些玲珑可爱的食草动物,能够摆脱狮子、豹子的捕猎。后来他用一句“我差点走上为动物惩恶扬善的解说路数”来描述他当时那段时间的心态。慢慢地,他发现在自然面前,狮子也是弱者,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儿,每当发生干旱,会有很多幼崽会丢掉性命。所有在旺盛生长的生命,都值得去赞颂,他渐渐地爱上了《动物世界》。▲播音员赵忠祥。图/《鲁豫有约》赵忠祥通过他极富表现力的声音和口语化的解说,通过《动物世界》,为全国的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白云(宋丹丹)在小品中的那一句“改革春风吹满地”,如果用在影视行业的语境里,那说出的应该就是《动物世界》这档节目,给那时的观众所带来的感觉。“五月底,当严冬独自笼罩北极地区八个月之后,夏季迫不及待地不等春季的出现,便在依然冰冻的土地上驱赶着残冬。”“隼绝不在巢穴的附近捕食。即使美味就在屋檐下,它也决不破坏老规矩。”▲动物世界中拍摄的北极熊母子。图/《动物世界》赵忠祥的解说,既平易近人,又充满画面感与幽默感。在那个年代,摆在人们面前的电视,屏幕大多只有4寸、8寸大小,很多还只能显示黑白两色,在粗糙的画面前,赵忠祥用他独特的解说方式,带着观众的想象力,飞跃了世界各地的山川、草原。▲《动物世界》播出后,北极熊就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动物。图/EricMeola要论赵忠祥的哪一句解说,最为经久不衰,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念出那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性让人色变,万物复苏的自然,也是人们思想复苏的种子。《动物世界》与赵忠祥,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动物世界》,科普的种子 尼尔·赖德在他有关科普评论的《建造真实世界》一书中说:“电视科学节目的 结果是帮助人们走向一种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对世界更感兴趣,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渴望分享这种理解。”自然科普,本身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要把复杂的科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件十分考验功力的事情,而且,即使你的话大家都能理解,但大自然离人们的生活太远,想要吸引人看,挺难。▲《动物世界》中可爱、灵巧的狐獴,是猫之前,“萌”的代表。图/图虫·创意在百废待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动物世界》,就是要完成这样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这个节目开播不久,还有观众写信抱怨:“保护野生动物,那是国外王公贵族公子哥儿的玩意儿,咱们国情不是这样的,我希望你用这个栏目,教教我们养猪、养鸡、喂鸭子。”在《动物世界》开播的98年,改革开放后的 部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也才刚刚上映;那时,电视节目不是新闻,就是专题片,人们获得娱乐的渠道很少。《动物世界》将没有主角的自然世界,变成一个个有聚焦的故事。这种技巧,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但在那时,缺乏娱乐内容的观众,动容于荧幕中每一只动物的生离死别,每一集《动物世界》,就如同是一部故事片。▲能够让人记住的,还有大自然中可爱的精灵们。图/《动物世界》在《夏日经典·勇者无畏》一集里,雌狮马尔基亚从生到死的全过程被完整地讲述了出来,中间不失时机地穿插了对于狮子构造、习性的介绍, ,还提出了狮子所面临的数量减少、近亲繁殖、面临灭亡的种种困境,引发了观众的担忧和反思。▲雌狮马尔基亚和她的狮群。图/《动物世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还没有精力拍摄自然相关的纪录片,所以,《动物世界》的片源,是直接从国外购买的。但是,为了能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认知和审美,节目组在翻译解说词时,并没有套用原有的冷冰冰的语句,而是将镜头前的动物,写成了一个个富有感情的“人”。在《美好世界·长牙巨兽》一集中,赵忠祥如此解说道:“母亲为什么要离开海象群产仔?......可能是想让孩子远离大块头的推推搡搡......敏感的胡须相互抚摸,记住了彼此的模样。”几句话下来,每一位观众,都立刻记住了海象肥嘟嘟的憨态,以及海象母子如同人类母子一般相互爱抚的样子。▲敏感的胡须相互抚摸,记住了彼此的模样。图/《动物世界》《动物世界》的科普工作,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在这档节目播出十周年后,赵忠祥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我原来是一名偷猎者,看了这么多期节目后,我突然觉悟了,意识到做的这些事是很罪恶的。现在我已经放下了偷猎,加入到当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当中。”▲草原上的水牛。图/《动物世界》赵忠祥还曾接到过一位老师的来电,这位老师说班里的学生捡到了一只受伤的秃鹫,因为他家都看过《动物世界》,知道要保护动物,所以即便一家人自己都没有肉吃,还到处抓老鼠、甚至杀鸡喂养这只秃鹫。也是因为《动物世界》,他们认为赵忠祥老师一定会有办法保护这只动物。“哎哟,我真的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儿。”多年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赵忠祥依旧很开心。永远的好奇心 以9岁高龄解说《地球脉动2》、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大卫·爱登堡爵士,在采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曾经留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奥巴马好奇地问道:“为何这么多年来,您始终对大自然保持如此浓厚的兴趣?”爱登堡回答“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孩子不会对自然着迷,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翻开一块石头看到一个蛞蝓,他会觉得发现了一个宝贝,它头上长的什么?它如何生存的?孩子们爱自然,他们能够理解自然,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你是如何失去兴趣的?当然,我从来没有失去兴趣。”▲BBC的《地球脉动》片头。图/《地球脉动》我们从未失去对自然的兴趣。近年来,传播的媒介有所改变是不争的事实,纸媒和电视媒体衰落,许多杂志遇冷,甚至停刊,让位于新兴的互联网。渠道换了,但科普的力量丝毫未曾减弱。在微博上活跃着一群大V,他们用理性的短句幽默地回答着大家的疑问;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wxtz/10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硬核烟台ldquo仙境闹元宵非遗
- 下一篇文章: 2月14日全城热恋,免费送触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