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店UV再下凡,Tims八喜LeTa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02/4461453.html ▌企鹅吃喝指南新栏目,替你拔草上海有名气有噱头的新店,不收费不做推广,独立评价,将来也可能扩展到北京广州等地噢~ 比魔都太阳更难得的,是找一家好吃的新餐厅。 比起年前扎堆涌现的高水平餐厅潮,春节后的上海,虽号称“坐拥三家大陆首店“,却是混入了不少网红店来捞钱。 Letao旗下冰淇淋蛋糕店Glaciel人均低消元,你只能吃到一块蛋糕和三片饼干;老牌国产冰淇淋八喜想开一家网红店,画风却用力过猛;米其林一星鸟喜开来上海开分店,定价非常迷…… 反观两家继续消费降级的贵餐厅,定价良心,出品也有诚意:人均六千的UltraViolet主厨PaulPairet神仙再下凡,亲手给你做三明治;外滩网红餐厅TheNest平价线RyeCo,北欧三明治单价不超五十块,堂食八块的黑麦面包,还会一本正经给你配黄油。 槽点很多,先说值得去的: PoluxbyPaulPairet 米其林三星主厨下凡给你烤三明治了 推荐指数:四星 团队来自人均6k的UltraViolet,PaulPairet的这家小Cafe,简直是照亮上海餐饮圈的一道阳光…… UV名号的光环笼罩下,Polux已经红到开业一周,就因为卖空食材而暂停营业了…… 热度虽说超出店家想象,但各种流程也的确混乱到家了:上周不接受预定,(顺便,这周又开放预定了)到了营业时间却也不让入座,服务跟不上,菜单只有一张薄纸,经过两手就皱巴巴,看起来略廉价,酒水饮料普遍表现很平庸(毕竟也不便宜!) 但无论就餐体验多混乱,那道UV同款的餐前面包一上来,脆韧度完美的法棍,抹上轻盈鲜美的脱脂黄油(UV做成了液态,其实做成固态反而更费力气),吃到人瞬间没了脾气。 如果你很喜欢面包,这道已经值得你前去拜访了。 菜单定价与装修一样简洁,早中午晚餐的菜单都不同,前菜一律80元,早中餐跟蛋类料理元,主菜则分元与元两档价位。菜式不少,其他朋友去过后也有不同感受,下面只代表开业第二天我们吃到的感受。 Mimosaeggs,脱身于经典小食DevilEggs,把芥末换成略带辛辣香气的罗勒橄榄油,白煮蛋是煮到正正好的溏心,凤尾鱼提鲜,摆盘也是用心——装饰用的小番茄,都给你细细去好了皮。 带着米其林血统的总汇三明治,要价元,咬下去就觉得值了。 面包皮脆到令人发指,加了层层汁水的生菜番茄沙拉酱,咬到 一口都能嚼出响声!鸡腿肉嫩,培根有非常迷人的烟熏香。 Polux走的是客单流量,导致后厨缺点也很明显:品控不足。 我们就餐当日有PP在后厨监工的加持,招牌的Seabass,虽然酱汁精彩肉鲜紧实,但……中间没熟啊! 上熟下生,颜色很不一样,用餐叉戳也戳不开 值得一提的是,鸡尾酒全天都有,可以从早上十点喝到凌晨两点。经典鸡尾酒价格普遍在六十元上下,也有高级款,好比元的Bellini,加了香槟,但喝起来就是瘦瘦弱弱的小甜水,黄桃罐头味道相当抢戏,建议你直接喝香槟…… 目前为止,我们还是非常喜欢这家店。菜品着实好吃,有想法,但品控不稳、流程混乱的问题也很明显,当PP不再每日前来监工,BabyPolux脱离了主厨襁褓后命运如何,的确有待考验。 RyeCo 很可能是新天地最亲民的早午餐 推荐指数:三星半 外滩网红餐厅TheNest团队悄悄在翻新后的新天地包下两层楼,开启了旗下平价的副牌RyeCo。乍看来路数有点奇特,两层空间,一楼是面包房加简餐,二楼则是风景 的鸡尾酒吧。 先说一楼简餐。 这可能是你在新天地找到最亲民的早午餐:主打的北欧风OpenSandwich大部分都在30元左右,每天12点到2点HappyHour半价。 抛去价格优势,菜品也保留了TheNest本店的菜品风格——很多很多的塔塔。 点单不建议尝试肉类与健康餐,海鲜类则普遍不错点。格陵兰岛里吃得到鲜嫩冰岛虾肉,配上莳萝塔塔酱,是在夏天时会愿意再来的清爽味道。 Mark特制汉堡(98元)意外出色,面包提前拿黄油煎过,边缘咬下去都是脆的,肉饼新鲜又多汁,看看这个肉鲜嫩粉红的颜色。 但!!!全场最亮 是薯条,土豆品种非常好,新鲜现切,比起一般薯条偏细软,撒了干罗勒碎黑胡椒,更调出土豆淀粉香气,根根软糯香甜,强烈建议店家让这碗薯条单飞…… 菜单主打OpenSandwich,面包自然是重点观察对象。 黑麦、酸麦面包都是自家现烘,根据国人口味调剂过,内心偏湿软,8块钱的单片堂食,还会给你上一盘黄油配着吃,黄油用瓜子、盐与胡椒简单调味,虽然跟Polux自然没法比,但诚意十足。丹麦可颂很失水准,外皮不脆,黄油香气也明显不足。 甜品做的算精致,均价二十块左右,各式Tart都非常值得推荐。萨布里饼底酥松,乳酪绵密细腻,点缀的百里香碎都香气十足。一个简简单单的黑莓塔,居然吃出了点惊喜。 塔类甜品可以肯定是每日新鲜现做,为什么说肯定呢?因为再探二楼酒吧时,亲眼看到调酒师一晚上免费送了好几盘出去…… 我们得了一盘苹果肉桂塔,吃得好开心 二楼目前是TheNest主调宋丘坐镇,曾入围百加得全球调酒大赛第八名,特调酒单也是出自他之手。但不同于一般的鸡尾酒吧提供纯饮酒单,老板Mark夹带私货地上了不少自然酒,还有阿尔萨斯的雷司令的起泡杯卖,冲杯卖酒的选择跟价格,也是加分了。 鸡尾酒选择不多,只有十几种,主要是因为人工耗费量已经很大。不光糖浆、基酒要自己浸渍,甚至还要自己做咖啡、做果子露、做巧克力。 很喜欢这款拉斯布丁,像极了一款巧克力树莓甜点。 用黄油龙舌兰带来油润质感,波特红与新鲜树莓汁带来俏皮清爽的果味,巧克力加入苦精做成Rim装饰,尝得出巧克力用的质量也不错,融化速度很快。 这杯朦胧氤氲的冬阴功,是私心这几个月在上海喝过的鸡尾酒里,最喜欢的一杯。 喝起来像是在椰林飘香(PinaColada)基础上,加了十层泰味滤镜:泰国香料浸过的金酒,用鹰嘴豆泥来打出浓密泡沫,少了蛋清的腥气,稠密感也更佳,咖喱粉更是多了一丝泼辣,整杯酒在嘴里都活了起来。 好奇是为什么在新天地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还能做到定价这么亲民。调酒师说是还在新店运营期,很可能会在近期涨价。所以各位,早喝早赚到。 八喜Gnature 当便利店 用力过猛 推荐指数:两星 便利店 八喜冰淇淋,也加入新店大潮,在南京东路上开了一家Gnature线下店。 Gnature其实是八喜旗下的高端产品线,年,八喜在新西兰购买了一家工厂并加以改造,年开始生产Gnature(自然之悦)冰淇淋,再进口至中国。 而它的同名线下店,主推的也是这一高端产品线,口味有三款——香草曲奇、超级巧克力与双莓,单球价格28元,比常规款高了10元。 价格上涨,用料倒也有一定诚意:香草口味添加了货真价实的香草籽,风味自然,质地也柔滑绵密,看得出工业化大品牌的技术功底。 巧克力口味有少许冰渣,但好在风味足够浓郁,甜度也克制,不知不觉就挖到见底。双莓则有失水准,莓果应有的清新感被甜腻盖过,果味也不太自然。除此之外,这里还提供常规的香草、朗姆、绿茶……以及比较少见的薄荷等口味选择。 但无论是Gnature高端款,还是常规口味,大多能在超市便利店里买到,品质没多少差别。 冰淇淋蛋糕则是车祸现场:提拉米苏表面的可可粉呛人而不香,蛋糕底质地干硬,夹层尝起来像是人造奶油…… 然而最令人尴尬的,还是店面整体设计风格。 从器具到装饰,处处都在向网红风靠拢:独角兽甜点盘、蓝白配色的主调、海洋球,再堆上各种公仔元素,完全用力过猛…… 如果你好奇Gnature的口味,在其他渠道也不难买到。如果正好路过,尝尝鲜也没问题,专程打卡拍照就完全不必。 TimHortons 加拿大国民咖啡馆大陆首店 推荐指数:二星 来自加拿大的国民咖啡馆TimHortons,在开业后两周的工作日中午,居然还排了45分钟才进店。门口甚至有限购: 与其他的咖啡连锁不同,TimHortons给客人的自主选择度很高。除了意式咖啡,其他都有两种烘焙度的豆子可选,还可以选择加几份浓缩,加几份奶,由此衍生出了一种它家独有的点单术语”doubledouble"(两份奶两份糖)。 咖啡点了一圈,连连踩雷。深度烘焙的焦苦味非常明显,中度烘焙会显得相对柔和一点,但口感单薄,几乎喝不到什么风味。 浓缩有连锁咖啡馆的通病:苦、焦、涩。拿铁口感水水的,没什么咖啡味,几乎是一杯奶。还有这杯店员推荐的招牌——加享枫味玛奇朵,奶泡粗到可以去洗碗了。 尽管口味不如人意,TimHortons的价格确实还算实惠:它的意式咖啡标准杯与星巴克大杯的容量相近,但价格比后者还要便宜;现煮咖啡标准杯只要17元,便宜得几乎赶上便利店了。 热食是让我们 觉得还不错的部分,典型的西式快餐风,拉法卷、夏巴塔、贝果……品类比连锁咖啡店多得多,三四十元还可以吃到午市套餐。 比如蒙特利尔风味牛肉夏巴塔,两片夏巴塔面包中间夹着2-3片完整的烟熏牛肉,每块摊开来都有一个手掌大,调味用的是凯撒酱。 北极虾仁恰巴塔,翻开来是一大块培根、一层密密的虾仁虾籽、一层炒蛋芝士和蔬菜,口味很清爽,虾肉吃起来也很紧致新鲜。 甜点部分,价格就有点膨胀了。 比如它家独门的天趣球,在加拿大一个只要25加分(1元多RMB),国内要卖4块钱。质地像油炸过的甜甜圈外层,齁甜,甜甜圈虽然口味选择甚多,但工业香精味道浓重,面包圈水平可以说糟糕。 千层蛋糕饼皮厚实,奶油有点齁甜,是吃几口就会腻的配置。 作为中国内地首店,Tims还做出了不少融入本地文化的产品。比如这道黑椒牛肉法拉卷,菜单上称之为”姆妈的味道“,吃起来么,感觉”姆妈“应该是中东户口。 官方宣称,之后要迅速在国内扩张家门店,所以完全不用急着去排队打卡,等它开到各大商圈办公室楼下,应该会是一个快速解决早餐/午餐的好选择。 Glaciel 日本网红冰淇淋蛋糕店大陆首店 推荐指数:一星 日本网红甜品店LeTAO,去年开业动静不小,今年引进的冰淇淋蛋糕店Glaciel,肩并肩开在了LeTAO店隔壁。 虽然之前对LeTAO的好感度就不高,但Glaciel的槽点依然多到爆表。 我们的白眼从预约时就开始启动,先是听说不接受直接进店,必须预约,Fine,电话定位预约时又被告知进店必须按照人头消费,套餐只有元一档选择,每个单品要么限购,要么必点,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实在有种腆着脸花钱找罪受的憋屈。 试营业期间,只有一款套餐选择,元的掌心花园,每人只限点一份。内含:一块冰淇淋蛋糕,香浓牛奶巧克力饼干3片,美式、拿铁、红茶三选一。 冰淇淋蛋糕则有五款可选,与日本款式相同,没有试图做本土化的产品创新。 上海店不设后厨,除饮品外,所有甜品均为日本空运。 缤纷水果球,造型不错看,每个雪芭球口味都不同,其中芒果、草莓、树莓吃得出新鲜果味,质地也足够细腻,浅绿色的蜜瓜味大遭滑铁卢,果味假得像塑料。 冷藏蛋糕有几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好比上面这块冰冻的蛋糕拿出来,外面雪芭融化速度最快,当你挖到中间香草冰淇淋部分,根本是梆梆硬。冷藏带来的湿度,也会影响到蛋糕的其他部分。 好比这块栗心朵朵,其实不难吃,上层栗蓉搭配肉桂粉,有非常温柔的味道,但是是因为冷冻,饼干底吸收水分后返潮,本来应该增加口感层次,但吃软饼干这件事,真的难以令人愉悦。 店内另一主打北海道牛奶巧克力饼干,吃起来就是仿真白色恋人,第二口就齁了。套餐的饮品倒是没有雷,但谁也不会为了一杯无功无过的饮料,来花这元吧? 我们理解,新天地房租高昂,也理解一个十座小店,还雇了四个店员的人力费用是笔大开销,但一块不怎么好吃的冷冻蛋糕,三块工业出品小饼干,却要花上块钱(顺便追加一句,日本店三块蛋糕套餐,折合人民币一百出头),实在想不出去拔草的理由。 鸟喜 东京米其林一星烧鸟店登陆上海 推荐指数:三星 抛开价格,以串论串,出品在上海确属 。 身为日本米其林一星大陆首店,这一餐串物料理水准看,在上海确属 。无论是切工、火候和出品的口感,在串物方面没有失手,其中尤以商品化水准为 。 问题也有不少。 首先,进货及小菜,明显存在短板。上海的高级烧鸟店,大多都实现整鸡进货,这样厨师才有分割各种部位的发挥天地,但鸟喜的烧鸟货源问题在于,厨师没有办法切分出更多的部位,就算偶尔在当日的进货中切出一些部位,但又不足凑成一串,次日的货源也没有保障,只能浪费。如果还是靠一包鸡胸,一包鸡翅入荷,客人很快便会有倦怠感。 此外,除串物以外,店内的一品料理水平不高,可见店里没有配备过硬后厨,既然要用一品料理充实套餐,却又吝啬团队配置,出菜很难让客人觉得满意。 高昂的定价也略显贪婪。烧鸟本来就是利润较高的料理,鸟喜在此行业规律下,套餐还要比同等水平的店家再高出一倍,可见老板对营收有着相当高的期望。 并且鸟喜的上海店不像东京本店和台北店一样,可以单点串物,入店的门槛就是元套餐,其中含10串串物,以及可有可无的一品料理。但从我们追加的“私房料理”价格看,他的串物定价不过30元左右。整体定价体系逻辑不通。 这几年,上海食客的消费力确实越来越强,也有太多人傻钱多的先例,让店家觉得可以这样定价反正愿者上钩。如果定价砍掉一半,以厨师团队的水准,鸟喜上海将是一家天降神店,但正因为价格,加之上海有更具性价比的烧鸟店选择,所以我们认为,即使厨师团队再努力,鸟喜上海店也并没有太大访问的必要。 关于鸟喜上海,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请看这里:忽悠圈钱还是神店降临?东京超人气烧鸟店上海登陆 种草除草的工作就做到这里了 你们最近吃到哪些好吃的餐厅? 鹅先去吃点消食片 评论区见! 文 murong登登穗穗 图 亮金金murongCharles 感谢十三先生为鸟喜提供评论 感谢小蓓对本文的帮助 看饿了?来买点儿好吃的~ 点击阅读更多本地餐厅测评?? 马木容好吃好喝,好喝为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bfw/9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ARCFOX极狐T能否肩负北汽开疆扩土
- 下一篇文章: 中国最北的地方北极村,一个可以看到极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