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二更微博发布了黑龙江漠河一个小店的视频,视频中有个字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

■你能看出小黑板中哪个字和现在的写法不一样吗?

有人评论说:欢迎光临的“临”字写错了,写成了“监”。

但你知道吗?

其实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项汉字简化方案,即“二简制”。或许你现在还能看到有些餐馆的“餐”写作“歺”,如快歺、歺厅、西歺,有些图书馆馆藏书的刻章还写的是“芷书章”,“芷”即是“藏”的二简字。

知道二简字的人,估计已经迈入40岁了。别说00后,90后和部分80后大概也看不懂二简字。

同样的,你知道“供销社”这一词吗?在黑龙江漠河有一家最北供销社,老掌柜丛秉武守了四十年。每年冬天,这里都有零下四十多度,即便天气再冷,这间屋子也始终是热闹的。

初代购物 :

00后小伙伴一定没有去过!

提起“供销社”,很多习惯了网购的90后、00后小伙伴都会一脸茫然。那时的供销社是儿时的“购物 ”,是方圆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内 的商品供应处。除了生活用品,还有搅着玩的糖稀、满地煽的piàji、几毛钱的零食……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购物的主要场所就是供销社,一间面积不大的屋子,居然网罗着生活在那个年代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随着社会发展,供销社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商品分门别类,商铺超市更是随处可见。这家被误以为写错字的、看起来像超市的店,就是一家供销社。它静静伫立在最北边的漠河,年开始使用,营业至今,仍然保留着老供销社的“原汁原味”。老掌柜丛秉武是当时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年转制出资盘下了这个门面,一守护就是四十年。每天早上供销社开门,村里的这些大爷们都会陆续来到这,在供销社坐上小半天,聊着天南海北数不清的话题。丛秉武说:“我们小的时候,需要什么东西都得上这儿来买,计划经济那阵儿,就是你手里有钱你也买不着东西。”丛掌柜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当年的粮票、糖票、布票……小小的收藏盒,里面装着的是整个时代的“生活”。■关于供销社那些有时代感的物件儿(向左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zfs/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