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早期艺术启蒙
儿童早期的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 个时期,是无规则的涂鸦时期,一到两岁。 第二个时期,是有控制的涂鸦,是在无控制的涂鸦开始后六个月以后开始的,逐渐出现可以控制线条了。比如封闭的圆和直线。 第三个时期,是开始给自己的涂鸦命名了,基本上是在三岁半。 第四个时期,是图解符号的出现,基本上是从四岁到五岁开始。图解符号就是说孩子开始用一些符号来代表事物了。比如画一个圈或者画一个方代表妈妈,或者代表其他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东西。其中图解符号出现的这个阶段,又分了早期和晚期。早期只是开始有了这个意识,就是用一个图案会用一个符号来象征某样东西,来代表某样东西,晚期呢就开始比较复杂,去尝试修饰这些符号,比如说你可以看到他的画上开始出现眼睛、嘴巴、耳朵等细节。还有早期跟晚期 的最直接的直观的差别就是早期的小孩画的人胳膊腿是直接从头上长出来的,但是晚期就有了身体了,手脚是从身上长出来的。 一个阶段是现实阶段,通常在8到12岁之间这个阶段,孩子的绘画中很少抽象和变形,出现很多的细节,越来越向写实靠拢,就可以开始临摹素描速写了。 要给孩子做示范吗? 千万不要给孩子做示范。示范实际等于你画一个东西,然后孩子照着你那个画,实际上就变成了临摹。当孩子要求你帮她做示范时,这个时候特别适合的做法是诱导或者启发她跟你一起回忆和想象。回忆某些东西或者场景或者主题,然后大家一起画或各画各的,总之让他不要受到成人思维的影响。 艺术游戏方式很多种多样,如涂抹和画画、剪撕粘、版画、折纸、三维的纸雕、制模、陶艺、木偶面具、纺织纤维都可以。但是方法一定是让小孩自己想象,自己做,大家可以一起讨论xx是xx样子的,让他自己画出来做出来。引导孩子观察照片和实物都是很好的帮助孩子扩展记忆和认知的方法,但是不能对着照片和实物临摹。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会,然后把照片和实物拿走。对着临摹会导致依赖,自己不会想象了,一定得照着才会画,或者让家长给画一个才会画。 如何启发、激发孩子画画? 以儿童为中心,激发他们行为的主题绘画。通过一系列方式启发诱导他们回忆情感、行为或活动的主题,然后把这个主题相关的人物、事情、场景画下来。启发和激发孩子画画的方法有好多种,基本上主要是通过艺术游戏或者是激发的行为或者类似描述性的闲聊,但是描述带有画面感的,带有色彩的或带有形状的这样的闲聊,也都可以起到启发和鼓励的作用。 引导孩子多观察和回忆细节。比如4-6岁,启发她回忆身体相关的主题,还有包含情感的情景主题,或者他感兴趣的喜欢的活动的主题。比如说皮皮喜欢看粉猪,就画了一个粉猪的画,或者去看了什么儿童剧,可以跟她一起聊聊,让她回忆一下,儿童剧里都有谁?做些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让她自己根据回忆想象画出来。还有比如说过生日,可以让孩子画上次过生日,她在吃蛋糕,或者是别人在吃蛋糕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如何看孩子的画? 比如说刚才有人说:“小孩马上中班了,画很多的线条和符号,也看不出是什么,但是其他的小孩就开始画很具象的房子啊,青蛙和树啊。”我觉得画线条和符号的小孩是正常发展,其他的小孩可能受了儿童简笔画的影响了。上中班差不多是3到4岁吧,这个阶段基本上还是在涂鸦的阶段,就是有控制性的,可能开始进入给涂鸦命名的阶段。虽然能命名了,思想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主要的表现还是涂鸦,不会是很符合大人的审美很符合现实中像与不像,太像了反而是有点奇怪的,有可能被教了儿童简笔画了。 比如下面两幅画,是一对姐妹俩画的。 上面这两幅画,我都觉得很喜欢。首先特别典型的体现了两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绘画的特点。 幅画已经是一个故事了,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有了主题的绘画了,里面有场景,有主题,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非常完整的主题儿童画。虽然动物鸟类,树什么的有点简笔画的影子,但是人物,场景非常有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而第二幅画呢,看起来图解符号出现了,虽然还在早期,但是画里的人物和象征物很丰富。 再比如下面这两幅同一个小朋友的画。 后面一副很好,描绘了一个妈妈在家给爸爸剪头发的场景。孩子把这个场景观察到特点细节,并且记下来,然后画出来了。这就很好,然而 幅很有简笔画画的程式化法。 如何与孩子讨论她的绘画? 早期涂鸦跟孩子交流主要是谈孩子的运动控制力,因为早期涂鸦主要是运动肌肉活动。 有控制的涂鸦阶段,谈论的内容就应该直接指向小孩在哪些行为和控制力方面有进步,还有比如可以做出来的各种运动的能力。 开始命名涂鸦的阶段,谈话内容就可以特别丰富了。但是别猜孩子画的是什么, 的是多听她来说她画的是什么?在她说的内容上再扩展大家谈话的范围。扩展的方向呢也并不是只是就颜色和形状来扩展,可以就他正在做的事情就这个场景或者就某个主题来扩展,主要是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有方向的思考了,所以需要多启发孩子。 比如下面这幅画,是孩子在上游泳课的场景。观察非常细致,最右边的孩子旁边的教练手里拿着东西都观察到了。并且插入了想象,有几位公主和她在一起游泳。 然后到了发展的后期阶段了,就可以用审美的概念来评价作品,和讨论其他的艺术作品。比如下面这幅画,可以从颜色、线条、形状、平衡,强调,比例等方面来讨论与评价。 如何评价儿童画? 刚才举例讲了具体怎么看儿童的绘画,接下来说说怎么评价儿童的绘画,这也特别重要。这里说的评价指的是对孩子怎么评价她的画,不是说对别人评价孩子的画。如果只是对孩子说:“哎呀宝宝画的太好了,太棒了。”没有内容的空洞夸奖也很无聊,小孩也觉得你不是真心夸他,并不能起到到鼓励孩子,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的作用。 很多人评价小孩的画,会说画的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其实评价儿童画也应该从用艺术的语言来评价,这就涉及到艺术的要素和艺术的原理。对小的孩子和大的孩子评价都是用这几个方面来衡量,但是你要用小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形容艺术的要素。艺术的要素包括:颜色,明暗,线条,还有形状。艺术的原理,包括了平衡,强调,比例,运动,还有节奏。 在不同的儿童画阶段,评价的侧重的方向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不同年龄儿童认知差别很大。刚才讲的五个阶段,从一到两岁一直到8到12岁。比如说都是围绕形状那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小孩子讲的,他能理解的形状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描述的语言和侧重并不一样。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由简单的艺术的要素方面来评价。孩子大一点就可以就艺术的原理来讨论了。 不要给孩子学简笔画 简笔画其实不是儿童绘画,是大人想出来的东西,完全不符合儿童绘画的任何规律。对儿童绘画起到一个特别差的作用,扼制想象、创造力、观察力。如果家里有儿童简笔画的教材或者书的就扔掉吧,如果你自己想画简笔画就画画,但是不要画简笔画给孩子看,不要教孩子画简笔画。 如何带孩子看展览中的画和艺术品? 还有带孩子一起去看看展览,或者给孩子看看画册,让他们熟悉艺术作品,这个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要有一些要点,比如说怎么来解说这些艺术作品。这个解说呢我觉得是首先在跟孩子一起观察之后,问了很多启发式问题启发孩子思考之后,等于 帮助孩子理解的一个过程。 ,描述小孩看到的艺术作品的细节,从艺术要素和艺术原理的几个角度去描述。 第二,分析这个艺术作品。分析的角度呢就是如何运用艺术的原理去安排艺术要素。 第三个就是解释这个艺术品所发生的时间、背景,以及艺术家的背景、向孩子解释这个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一些情绪和感觉。 第四,判断这个艺术作品。不只是判断你喜不喜欢它,而是判断这个艺术作品是什么艺术风格。 几点提示 不要纠正孩子的画。 儿童画得像不像,颜色用的正确不正确,和现实生活中的颜色符不符合,都不要去纠正,千万不要。特别不要追求画的符合不符合大人审美。 不要打断孩子画画 小孩画画的时候,你不要打扰她,也不要问她画的是什么,等她画完了放下笔了停止了,再去交流。 记录并保持孩子的画 在小孩子涂鸦的初期一直到写实开始临摹之前,尽量所有的画都保存下来,在背面写上年龄、日期和画的什么内容,这个特别有意义。通过保持记录可以看出孩子绘画的整个发展过程。比如下面两幅画,细心的妈妈都记录了画的内容和场景。 要不要给孩子看毕加索的画? 可以,但是需要在孩子对空间概念的艺术增强了以后才开始比较合适。年龄6-7岁以后,同时也有了空间的概念,就是画里出现过地平线以后。此时接触毕加索的这种立体和平面混合的解构主义是很好的方式。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抽象画里平面和立体混合会发生什么。可以让孩子明白艺术的方法有很多,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下面这幅画,是引导孩子观察毕加索的画以后孩子们的创作。 线条符号期对色彩敏感吗? 涂鸦主要的作用是运用肌肉的活动来增强控制力,之后发展到与外界的世界建立一种联系,所以这个时期颜色并不重要。孩子在这个时期用色通常是随手抓起什么颜色用什么颜色。如果这个时期的儿童画中经常出现了很符合实际的用色,或许该考虑是不是被纠正过或者专门引导过。 有没有想象力的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差别,绘本和动画片能否替代画画? 看 有美感的绘本是很好的潜移默化影戏审美的方式。但是动画片不能替代画画对想象力的培养。动画片是被动接受,画画是把脑海里的回忆或者想象用笔再现出来。你问没有想象力会怎样?我觉得直接的结果就是在画画方面没有创造力,只会临摹,不能创造,就像现在国美大部分毕业生都只会临摹,无法创造。间接的结果就是对综合素质的影响,回头看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很没有创造力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绘画,但是儿童画最重要的是表达儿童自己的想法,画好了还能叙述出来自己是怎么想的,画的什么。我觉得这本身并不是美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儿童整体能力的培养。许多儿童画放在一起评判没什么意义,因为首要的是想象力和表达。至于对线条,颜色的敏感与否都不那么重要。但是除了画画,还有好多其他方法也能培养创造力和观察力。所以也不需要灰心,孩子总是综合成长的。 比如下面这副画是根据这个餐厅吃饭的场景画出来的。 如何选择艺术启蒙机构? 有一条,不管机构说的再好听,你看看她们展览出来的其他孩子的作品,是千篇一律,都很可爱童趣美好?还是画里的图形符号,孩子不讲解我们也不大能看懂画的是什么,颜色形状和生活中或者常见的简笔画画法有所不同的,有点不太符合我们成年人审美的?前一种就pass,后一种可以参加。 有一种种机构很会体会家长的心理,过程看似小孩子自己动手创造,但是深深被老师引导了造型和颜色,对着照片做出各种造型和颜色。成果很漂亮又符合大人心目中的童趣,家长觉得好有效果啊。好像成果看起来怎么样,是家长对机构的衡量标准这个机构它所带来的利弊:利是让你知道了除了画画还可以搞这些撕啊剪啊贴啊这种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艺术启蒙,但是它带来的弊呢会更大。弊就是限制了你孩子的想象,固定了一个具象的东西,你看老师把北极熊给做了一个简笔画的形状,小孩制造出来的北极熊都是那个形状的。所以我认为这家机构非常聪明,他特别能够体会揣摩家长的心思,是包装高级了的儿童简笔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但还是用了简笔画的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机构如果是我,我就再也不带孩子去了。3岁不管画还是撕还是粘,如果是儿童自己创作,不受大人干扰,应该是随心所欲,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的,而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很雷同。 孩子可以临摹吗? 孩子几岁呢?临摹在9岁以前都不推荐的。临摹会扼杀想象力和观察力。儿童绘画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特点不一样,9岁以后进入视觉写实期,这时可以学习临摹,素描速写都可以学了。 需要特别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吗? 从艺术启蒙角度,我认为不需要特别引导表达情绪,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启发孩子喜欢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完了然后让孩子多来表达,多说她的创意。但是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是不是需要,有待儿童心理专家解答。 成人艺术史入门书单 比较浅显易懂的艺术史的入门书,可以看高居翰和麦克尔苏立文写的,中国艺术史可以看《南画十六观》《图说中国绘画史》,还有三联出了一套高居翰的丛书,浅显易懂,又有系统性。入门以后,想要对某个时期有所了解,可以看方闻和巫鸿老师写的书。西方艺术史可以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我比较主张我们自已先培养兴趣,再来启蒙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兴趣里潜移默化。 后记: 此文由我和群友的一场关于儿童艺术启蒙的话题讨论整理而来。配图都是群里孩子的画。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整理了自己关于儿童艺术启蒙的整体思路。同时发现,在儿童画教与不教,怎么教、怎么看和讨论、评价孩子的画方面,大家还是普遍存在很多误区。打算在音乐启蒙系列完结之后,再开一个艺术启蒙的专题。本文只是粗略的介绍基本的原理和纠错答疑。具体有哪些启发诱导孩子画画的艺术游戏和方式,具体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艺术素材和艺术活动,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zfs/5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气第18号台风即将生成,或成今年太
- 下一篇文章: 浪漫关岛游完毕带点特产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