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拍摄下,浮冰上的北极熊。年夏天,由于北极圈个别站点瞬时温度超过30℃,北极高温和北极熊的生存状况引发热议。(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北极并不热!”北极圈内有个别站点超过30℃,但从整个北极圈内平均温度来看,6月至今的状况和历史上相差不大。北极圈外,以瑞典、挪威、芬兰为主的北欧东北部地区,这个夏天的确经受了不同寻常的极端天气。

北极熊整体数量的稳定得益于各国禁止商业捕猎的决策,但在捕杀越来越少的21世纪,气候变化仍然是影响北极熊数量的重要因子。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记者刘佳

南方周末实习生任华铮江文

责任编辑

汪韬

立秋已过,炎热并未褪去。不过,中国人这一周更关心的,是貌似“比北京更热”的北极圈。

从写字楼的白领到等待取餐的外卖小哥甚至一些气象专家,从社交媒体到街头巷尾,悲情弥漫:“北极圈罕见32℃高温!我们有生之年,北极熊或许会消失。”

大多数中国人从未涉足北极,对它的印象停留于常年冰雪覆盖的银色世界,这一次热浪,显然颠覆了“北极银”的传统印象。北极的讨论热情抵挡不住,就像一年前《外卖毁灭下一代》的刷屏一样,夹杂着扑朔迷离的真相。

以8月8日各地 温为例,北京29℃、上海35℃、广州35℃、北极圈外的斯德哥尔摩27℃、北极圈标线上的罗瓦涅米只有21℃,北极圈内的班纳克则只有15℃。

在中国,专职研究极地气象的科学家只有十人左右,是气象界的“大熊猫”。气候变化,这个从年就纳入国际公约的话题竟以这样的方式热了起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丁明虎这几天的心情有点矛盾,“希望变暖的话题传播,能有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zfs/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