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2日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线上版发表论文称,大气中 化碳浓度升高,会降低主要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如果人为造成的 化碳排放量继续上升,到年,全球将有1.5亿人面临蛋白质缺乏风险。

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是从植物中获取日常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质。为了评估未来蛋白质缺乏的风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高浓度 化碳环境中,农作物培育实验数据、联合国全球人口饮食信息等数据。他们发现,在大气 化碳浓度升高情况下,水稻、小麦、大麦和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会分别下降7.6%、7.8%、14.1%和6.4%。

数据分析显示,如果全球 化碳排放趋势不变,到年,目前已经饱受蛋白质缺乏影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以水稻和小麦为日常蛋白质来源的南亚国家也将面临蛋白质缺乏风险,仅印度一国就将有万人日常蛋白质摄入不足。

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塞缪尔·迈尔斯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尤其是以水稻、小麦等易受影响作物为主食的国家,在制定粮食安全政策时,有必要将 化碳浓度增加对农作物营养成分的影响考虑在内。而更重要的是告诫人们,遏制人为 化碳排放量是多么必要。

化碳浓度升高不仅会造成上亿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年,迈尔斯就曾发表研究报告称, 化碳排放量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大约2亿人缺锌。此外,他还在8月2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刊物《地球健康》上与合作伙伴发表另一篇论文指出,在大气 化碳浓度增加的情况下(达到ppm),小麦、水稻、大麦、豆类和玉米的铁元素含量将降低4%—10%,这会导致全球3.54亿5岁以下的儿童和10.6亿育龄妇女通过饮食摄取的铁元素下降超过3.8%,他们很有可能会贫血。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王小龙

审核:管晶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bfw/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