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地理实践力汇总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m.360xh.com/202003/16/56165.html高考~知识~地理实践力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立德树人”、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等热点课改话题已成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 天气(气象):短时间的大气物理状况。指标有气温、湿度、风向、风力、气压、太阳照射强度、阴晴、气温日较差。 地理实践力五、水圈 1、湖泊上层盐度低、下层盐度高的原因是水的垂直交换少。如黑海。 、湖泊一半咸、一半淡,中间水道狭窄、河流注入等因素的影响。如巴尔喀什湖。 3、华北平原缺水。南水北调缓解而不是解决。 4、除因地质史上的地壳运动、修建运河、洪涝使不同的河流相通等情况外,河流的流域面积不变。 5、水体富营养化:指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活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6、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7、赤潮是海洋上的水体富营养化。 8、处在盆地的封闭流域内的湖泊水位如果多年水位较稳定,则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9、降水多,则阳坡植被生长好;降水少,阴坡因气温低蒸发量少而植被生长好。 10、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 11、河口上游的沉积物自上而下颗粒物粒度由大到小,如砾石、砂、粉砂、粘土。 原因: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该处最初为河口,沉积物以颗粒小的粘土为主,后为河口上游,沉积物颗粒逐渐增大。 1、大洋的东岸为大陆西岸,大洋的西岸为大陆东岸。 13、海盐可发展化学工业。 14、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径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15、水库对下游的径流量起调节作用。 16、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暖流一侧的是暖水性鱼,寒流一侧的是冷水性鱼。 17、上升流即寒流如秘鲁寒流形成的渔场是冷水性鱼。 18、河流有春汛、夏汛、冬汛,没有秋汛。 19、凌汛:温带和寒带(有结冰期)的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如黄河上游和下游段、松花江下游段、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圣劳伦斯河、马更些河。南半球的河流无凌汛。 0、水循环的水量: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 1、结冰期发电的河流下游段不结冰,在河岸树枝上形成雾淞,如松花江。 、距海岸线最多个经纬度内为沿海。 3、45°N是大洋东西两岸寒暖流的分界线。 4、地中海气候区沿海为寒流。 5、中低纬度寒流流经的海区夏季多海雾,中高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冬季多海雾。 6、大湖的湖岸结冰早于湖心。 7、冰是淡水,海冰也是淡水。海冰下部的海水盐度升高。 8、淡水0℃结冰,海水-4℃结冰。海水结冰的温度低于淡水。水的含盐量越高结冰的温度越低。 9、盐度低的海水易结冰,如哈得孙湾有河流注入,盐度低,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 30、南水北调等沿线禁止或限制水产养殖业,是为了避免水污染。 31、河流的上游水位高于下游。 地理实践力六、人口 1、5人/KM为地广人稀,人/KM为人口稠密。 、计划生育政策只针对汉族,对其他少数民族不限制。 3、中国劳动力性别比不失衡。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失衡现象。 4、人口等的增长速度、幅度与增长数量不一定同步,注意数量与率、速度是不同的。 5、印度南部分布有黑种人,不宜推销防晒霜。(印度人多数皮肤较黑) 6、生育年龄人口集中在4~30岁。 7、大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8~岁(包括研究生是18~30岁)。 8、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人口基数是不同的。 9、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可分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老年抚养比。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比较低时,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有利的人口条件。 10、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移民国家。 11、黄土高原如陕西戴头巾是为了减少洗头次数。 1、阿根廷大量出口优质蜂蜜,原因是当地人不爱吃蜂蜜。 13、长寿村大多在半山腰,原因是天天走山路,锻炼身体。 14、某地区某时间段用水特别多,原因是看电视时在广告时间上厕所,或早起上厕所。 地理实践力七、城市 1、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达到良性发展。 、城市的工作时间大多是8时-18时。 3、城市中的住宅区的人流、车流6~9时以流出为主,18时左右以后以流入为主。 4、住宅区的停车率晚上高、白天低;商业区的停车率白天高、晚上低。 5、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6、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环境质量好。 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减少。 8、城市下水道的水属地表径流。雨污分流的下水道的水最终流向城市的河流,只不过雨水经下水道流向河流,而污水经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再排入河流。 9、陕西地坑院(挖个大坑在坑里建窑洞)中央种一棵很高的树,是为了防止外人跌入。 10、通勤距离:从业人员因工作和学习等原因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单位或学校的距离。 通勤指从家中前往工作地点的过程。通勤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现时如汽车、火车、公共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 11、通勤居民区可以理解为交通便利的社区,或是社区远离市区,但有班车连接社区和市区。 1、通勤成本即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定义为出行的实际距离以及寻找替代交通方式的成本,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 13、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口处的淤泥及杂物清理的 时间是3~5月。 14、城市道路雨水口不能建在斑马线上。 地理实践力八、农业(含生物圈) 1、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无土壤盐碱化。 内陆:大水漫灌;沿海:海水倒灌。 治理:华北的鱼塘--台田模式,类似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南方的垛田农业。 、 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商业和服务业。 3、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结构是:三二一 4、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值比重在三大产业中最小,但农业产值、现代化水平都高。产值、比重 5、农业类型有种植业、林果业、牧业、渔业。 6、冬小麦是亚热带、温带越冬的小麦,秋种、越冬、夏收; 春小麦是中温带,春种、秋收,一年一熟。 7、农作物的生长时间是基本不变的,如冬小麦和春小麦。 8、华北平原小麦的返青期是春季。 9、双季稻: 季清明时种,7月中旬暑假收;然后种第二季,11月收。(不是同一个植株) 10、太阳辐射强,水果红。 11、农产品、水果的生长季节是夏季,冬季除温室大棚外不生长。 1、我国北方在春季植树种草(植树节3月1日)。 13、垦殖指数、垦殖系数、垦殖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垦殖指数高,说明该地区的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不一定就是合理,如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林、牧业地区,过多的开发,会破坏土地资源。 14、农业采摘、观光基地应建在靠近城市的地方,接近消费市场。 15、春季、秋季的农作物易受(寒潮的)冻害。 16、野生动物特别是肉食性动物对人有攻击性。 17、野生动物生活在食物充足的地区。如非洲野生动物的迁徙。 18、食物丰富的地方,动物的活动范围小, 19、人类活动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大。 0、野生动物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如北极熊捕食海豹。 1、地膜是覆盖在土壤表层的,大棚是类似房子的温室。 、温度高,生物生长速度快。 3、气温高,农作物的病虫害多;气温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4、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相对不足,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品质优良,上市晚或错时上市,价格较高。 5、阔叶树耗水量大,针叶树、硬叶树耗水量小。 6、树比草生长需水量大。年降水量mm以上可种树,以下种灌木、草。 7、我国南方的树在春季因新芽长出顶落老叶而落叶。(南方春季赏落叶) 8、应季或当季食品是得节气而生长、成熟的食物,按季节、按节气上市销售的东西。古代人看来就是守时令。 反季节:是指春夏类水果或蔬菜秋季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多利用日光温室。 错季:南半球的应季水果或蔬菜在北半球上市;成熟提前或推后,避开上市高峰,如云南蒙自市早熟葡萄 茬5、6月上市,第二茬11月~次年1月上市。(同一植株) 地理实践力九、工业 1、产业转移的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如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3、工业和生活用煤如冬季取暖,排放 化硫。 4、法国的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0%多,技术成熟。 5、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不产棉花,发展纺织业的原因是为了平衡重工业地区男职工多女职工少的社会问题。(重男轻女) 地理实践力十、交通 1、苏伊士运河 可通航37万吨轮船,巴拿马运河 可通航6万吨轮船,新巴拿马运河 可通航30万吨轮船。 、马拿马运河是西北—东南走向。 3、地铁、高铁是客运。高铁车站附近可建商务中心,但不可建物流中心。 4、海港在内地建无水港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腹地。 5、中央隔离带的任用是防止夜间行车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有隔音防尘的任用。 6、文成公主选择在冬天出嫁,是因为冬天河面结冰,可以直接从河上走,节省时间。 7、平原、沙漠中的公路弯曲,是为了防止司机驾驶疲劳。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bfw/4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极圈罕见32高温,你吹空调的时候,北
- 下一篇文章: SHCAT回顾把自己穿成白色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