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位妈妈,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工作,事业从职场转变为养娃,想要花钱给娃早教,但无奈没有经济大权, 还是坚决买了早教盒子的课程。

我是全职妈妈,可以每天都陪在娃身边。可我也是新手妈妈,除了照顾他的吃喝拉撒,其他育儿知识懂得太少,我并不满足保姆式的陪护。

我几乎每天都要登陆各种育儿APP,学习每个月龄阶段宝宝的发展特点,再去引导他。

可是,这种打游击的方式,既不全面也不正规,往往补了东墙漏了西墙,让我莫名的焦虑。所以,我深知在吃喝拉撒之外,需要全方位的系统的育儿指导——早教。

但迫于现实的无奈,我没钱;又怕说服不了老公。那时,我正在洗碗。老公抱着宝宝站在厨房门口,非常质疑,

“是什么东西?靠谱吗?没用吧。”

“年糕妈妈线上早教,它每周更新课程,而且教具每个月寄到家里面。”

“多少钱?”

“1年多。”

“太贵了吧。”

“不贵了。线下早教一个月就多了。”

对话到此结束,老公默默的走开了。但我还是下定决心,买了早教盒子课程。

到现在,我们的早教课已经上了将近一年了。我成了朋友圈里的带娃小能手,也时常会跟老公炫耀:“怎么样?我带的娃不错吧。”前两天,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如此评论我的朋友圈:

早教盒子免费的玩具

早教盒子分为基础盒子和月龄盒子。

基础盒子是一次性寄过来的,满满3大盒,包括音乐的乐器、艺术的绘画与手工材料、运动的各种辅助器材。到货时,老公嘴角上扬,就这么认可了。

月龄盒子是分月邮寄的,每个月的教具都有明细清单,不用担心遗漏,上课时方便拿取。

买了早教盒子以后,我几乎很少再给娃买玩具了。因为他需要的,盒子里都有,而且还有视频教学式的各种花式玩法。

我用一年的玩具钱换了一年的早教课程和教具。更准确的说,是换了更宝贵的早教知识。

早教盒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以前,我陪娃,真的只是陪着。通常情况下,我在一旁坐着,他玩玩具或者到处扒拉东西。互动呢?有的。比如,拿玩具逗逗他、给他唱唱歌、陪他看绘本,仅此而已。

买了早教课以后,每周有三次不同主题的课程,每个主题都有2-3节课。而且,一次购买 有效,随时都可以学习。

一岁半宝宝的课程,就有音乐、艺术与运动。终于,我不用再傻坐着看娃玩了。

音乐课,老师教唱歌、玩乐器;艺术课,老师教画画、做手工;运动课,老师教通过游戏的方法做大小运动。

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每次课程更新,我会提前学习,然后准备好材料,挑个宝宝吃饱喝足精神好的时候,带着他一起玩。

通常,我们在早餐之后的时光上运动课,钻隧道、学青蛙跳、扔球等等;午觉起床后画画做手工,给北极熊粘上白色的毛、做个手工冰激凌;洗完澡身心舒适的时候,跟着音乐跳舞、敲鼓、打节拍……

在这种大人和孩子都觉得有意思的陪伴里,亲子关系有了质的飞跃。

当我对课程有疑问时,客服也会一一解答。是他们告诉我,早教的核心是家长,我们学习了早教的知识,在互动中去开发孩子的各项潜能。

早教盒子科学系统的全面发展

“请让你的孩子在该爬的时候爬、该走的时候走、该说的时候会说话,这才是顺其自然。而不是用‘长大以后就好了’这句话来骗自己。”

成长的确不需要攀比。可我至少要知道,娃在某个阶段具备的潜力,才能及时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事后再去弥补。

音乐课——

老师从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出发,配合各种乐器来教学。而且,他用的歌曲都是英文的,我的儿歌曲库从中文延伸到了英文,娃也能张口就来一些经典,比如《BINGO》、《happybirthdaytoyou》《rowrowrowyourboat》等等,还会用小鼓给自己打节奏。

艺术课——

老师不止是教手工、绘画,更注重结合小朋友月龄来锻炼他们的动作与认知。比如通过画画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手臂动作控制、手腕的灵活性,通过手工来认识形状、培养创意思维等等。

于是,在身边同龄的小朋友对形状和颜色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娃已经将形状游戏玩得很溜了,对颜色也非常敏感。

运动课——

老师结合趣味游戏,比如扔沙包、钻隧道、跨越障碍等等,让大人和孩子一起玩。在欢乐中,收获身体平衡、协调、敏捷和灵活性的发展。

早教盒子的课程是根据宝宝的月龄特点定制的,老师的课程里有各阶段宝宝的发展指引。因此,在日常生活里,我会根据课程要点去指引他,让他把潜能变成能力

+的家长都在使用早教盒子给娃在家进行早教,他们留下了90多万条的成长记录。

觉得宝宝需要高质量陪伴,但不知道怎么陪;

被线下早教班的价格吓到,决定试试看线上课程;

想要抓住前三年黄金期,需要科学的指导;

家长购买早教盒子的理由多种多样,但都在这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bfw/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