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综教师交流QQ群:

道法

历史

地理

一、南极地区

1.自然环境(1)位置:在南极圈以内,临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3)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 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4)气候:①特征:严寒(酷寒)、干燥、烈风(大风)。②形成原因a.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冰层反射强烈;西风漂流和中纬西风带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地势高,所以气温低。b.酷寒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常年在高压控制下,降水稀少。c.南极大陆上气温低,极地冷高压气压高,与位于海洋上的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气压差异突出,所以南极地区风力极大。(5)自然资源固体淡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有企鹅、鲸等。2.科考宝地原始自然环境,科研价值高,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科考的 时期。

二、北极地区

1.自然环境(1)位置: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2)范围: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北美洲、欧洲、亚洲的陆地和岛屿(如格陵兰岛)。(3)气候:严寒、干燥、没有南极冷。(4)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资源有北极熊、海豹、海狮等。2.科考宝地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黄河站。每年6月到8月是科考的 时期。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乱捕滥杀,南极地区的鲸陷入危机之中。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人们的滥杀。2.和平利用,保护环境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为了保护南极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南极条约》协商国于年、年、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我国于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于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专题——植被截流地理季节的判断解题思路“蝴蝶效应”与极端天气顺口溜,覆盖三年考点

?星标我?每日及时查收新鲜文综干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fbfw/1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