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动物世界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趣事。这些事不断颠覆着人类对于万物的刻板印象,也更加激发起我们天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比如,大象原来不会跳。庞大的身躯、独特的骨骼结构,都是致使大象不会跳的原因。

又比如,河马会把自己的汗水当成防晒霜。

松鼠用接吻来识别对方。

长颈鹿可以用自己的舌头舔到耳朵里面。

快乐的狗狗要右摇尾巴,伤心的狗狗向左摇。

还有,章鱼的血液是蓝色的。

是不是很神奇?自然界有很多奇特的小秘密,有关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等,每件神奇的事情发生都令人耳目一新。

你知道吗?动物界的育儿之道更是千奇百怪,流传在人类圈子里的“丧偶式带娃”在动物界也能找到映射。让我们一起看看动物界的奇葩育儿之道,看看你是和哪种动物妈妈最相似?

1“丧偶式带娃”——狮子妈妈

狮子爸爸无疑是一个“甩手掌柜”。它的工作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免受像鬣狗和其他狮群的攻击。保护狮群的安全。其他一概不管。

母狮子既当妈又当爹,包括寻找食物来养活幼崽。雄狮大部分时间都躺在树荫下,等待母狮子狩猎带肉回来。

狮子妈妈在外狩猎回来,肉得狮子爸爸先吃,吃剩下的才是狮子妈妈和孩子的。

狮子妈妈会尽全部所能保护和抚养小狮子直到2岁,之后狮子妈妈便会学会放手,让小狮子自己去捕食去寻找新的狮子群。那怕小狮子挨饿受到攻击,母狮子都不会再伸以援手,它们要让幼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真正的狮子。

2呵护备至——鸡妈妈

母鸡孵小鸡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是十分艰辛的。除了在鸡窝吃食喝水之外,几乎都在窝里。下蛋本身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它要制造大量 钙,而孵小鸡的过程更加艰辛,为了让小鸡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钙,鸡妈妈会溶解自己的骨骼,用来合成蛋壳。

小鸡孵出来后,母鸡还是精心照顾,一方面防止乌鸦、老鹰的侵扰;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地为小鸡寻觅食物。即使是几十只小鸡,母鸡也不会嫌多。日复一日,精心呵护着,照顾着小鸡。母爱的无私显得如此淋漓尽致。

3甩锅式养娃——布谷鸟

布谷鸟母亲会偷偷把卵产在其他小鸟的巢里,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布谷鸟让邻居帮其完成很艰巨的抚养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布谷鸟会故意欺骗其他鸟。布谷鸟的雏鸟往往会 孵化出来,而且生长速度也很快,它会慢慢把其他雏鸟挤出巢外。

等到其他雏鸟都夭折后,小布谷鸟就会得到养父母更好的照顾,幸存下来的机会也会更大一些。

这种“鸠占鹊巢”的养育方式,真是居心叵测,令人防不胜防啊!

4“孟母三迁”——灰鲸妈妈

有时生活在野外的动物母亲为了保护幼仔,需要长途跋涉很远的距离。例如,太平洋灰鲸要从寒冷、浮游生物丰富的北极水域迁徙到相隔数千千米、营养相对匮乏的墨西哥热带海域繁殖地。

每年,灰鲸妈妈都要进行一次长途大迁徙,虽然这次旅行使灰鲸远离了食物丰富的觅食地,但是靠南的墨西哥热带水域没有危险的逆戟鲸。因此,新生幼鲸的存活机会更大。

这也为它们的新生儿提供了大量的成长时间,可以通过母亲充足的奶水积聚一层厚厚的鲸脂,以便返回寒冷的北极后可以御寒。跟熊一样,鲸妈妈会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不吃任何东西,但仍会产生大量奶水。

5背娃上树——箭毒蛙

微小的雌性箭毒蛙在成为母亲时会付出很多很多。它们产下5枚卵后,会静静地看着它们孵化,然后它会一个接一个地把它的小蝌蚪捉住,放在自己背上,把它们从雨林的地面带到高达30米的树上。

等到把所有蝌蚪都带到树上后,它会为每个幼仔寻找一个安全的小水塘。然而这还没完,箭毒蛙母亲会用它的未受精卵喂养每个小蝌蚪,这样持续6~8周,让每个蝌蚪都长成小青蛙,防止它们发生手足相残的现象,然后它会再次产卵。

6捕鱼技能传授——海狮妈妈北极熊妈妈

为了食物,海上生活的幼崽们需要从小学习如何钓鱼。海狮妈妈和北极熊妈妈将潜入水中,拿出一条鱼。在饥饿的幼崽面前释放它,这鼓励狮二代、熊孩子在猎物逃脱之前抓住它。

这些熊孩子需要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获得食物!一旦它们变得足够大,能够为自己捕食,父母对喂养的兴趣就会自动被关闭。

7哄孩子游泳——海豹妈妈

海豹在出生后15天左右,海豹妈妈就要教会它到冰冷的海水里游泳。

起初,小海豹并不愿意,但它的妈妈直到野外生存必须尽快学会这一技能,所以不能过度宠溺孩子,而是一遍遍的不停在小海豹面前的海水里示范。

其实进入布满冰块的海中游泳是有风险的,因为有可能下水后,会因为海面浮冰的变动,而找不到原来的出口。但是,海豹妈妈知道对它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它决不心软。

野外的海豹通常都在婴儿时期的12-15天左右,就会被自己的母亲教导要求它们学会独立,除了学习游泳,它们还要学会如何抓鱼吃,如何躲避危险和天敌。

8爱的全包围——大象妈妈

因为大象是群居动物,所以会有一群大象妈妈共同养育小象,它们轮流照顾彼此的孩子。母象们都是全职妈妈,它们会群体轮流照顾“孩子”。这样会使新生妈妈有时间回复活力,并获得足够多的食物和营养为小象喂奶。

小象出生6至8个月后通过观察成年大象,才学会用象鼻吃饭。大象妈妈教小象把泥土抹在身上,防止晒伤;用象鼻抓住水果,送入口中。

大象妈妈甚至教它们的女儿在“特殊时期”如何走路,在哪里排尿。大象妈妈也会教小象如何与其他大象相处,他们要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关照。

9以身试法——狼妈妈

狼的孕期为61天左右,小狼两周后睁眼,五周后断奶,八周后被带到狼群聚集处。

母狼面对危险要表演出极大的恐惧以警示小狼,母狼会带着小狼崽子在陷阱附近(甚至故意掉入陷阱),当靠近陷阱时母狼会表现出极大的恐惧。小狼崽们看到这样的反应,就会知道要避免陷阱。

从动物妈妈的身上,你们能找到自己的身影吗?不同的动物,对待自己的孩子都各不相同。不同的父母,也有不同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更是大相径庭。

动物界的奇葩育儿之道,同样表现出母子亲情之中饱含的温情与可贵。

“丧偶式带娃”的狮子妈妈,它等到小狮子长到2岁的时候,完全放手,让孩子去打拼自己的世界;看似自私自利的布谷鸟妈妈,寻找最为稳妥的生存方式,保护孩子的长大;海狮妈妈、海豹妈妈、北极熊妈妈从小就交给孩子捕食的技能,以确保孩子们快点独立长大……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bhjb/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