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世界心中有未来

文字

Dorothy

说到新晋顶流,那 要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了。

作为新一代“流量担当”的它,霸榜热搜、横扫各大购物平台,已经到了“一墩难求”的地步了。

然而,冰墩墩却碰上了一件“麻烦事儿”。

那就是——

冰墩墩没有“冰”了怎么办?

北极海冰正加速融化,到年夏季海冰将完全消失。而21个主办冬奥会的城市,到年最多只剩11个拥有适宜的冰雪条件。

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WMO)于年6月20日确认,北极达到有史以来的 气温38摄氏度。

此次变暖加剧将导致北极区域原本的地下 冻土融化,释放封存地下的大量 化碳和 。而 造成气候变暖的效力是 化碳的80倍,还是造成地面臭氧的主要“杀手”。

年至今海平面上升情况(来源:NASA)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编制的数据,年9月,大气中的 平均浓度达到创纪录的ppb(10亿分之一),是近40年来的 纪录。

达到这一数字,北极海冰融化“功不可没”。

北极现在已经成为地球上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SnowandIceDataCenter,NSIDC)和NASA的数据,年9月16日,北极海冰缩到了十五年来的 值——至万平方公里,首当其冲的便是北极地区的动物们了。

其中就不乏冰墩墩的“朋友们”。同为冬奥会吉祥物的它们,却遇上了生死攸关的难题。

北极熊

诞生时期:

年索契冬奥会

研究发现,如果北极海冰继续以预计的速度融化,北极熊可能会在年灭绝。

作为“北极一哥”的北极熊们,无论是从体型上还是捕猎能力上都占有 优势,更是几乎不存在天敌。它们为何面临着生存危机呢?

这得从北极熊的生活习性说起。

虽然北极熊被称为“游泳健将”,但它并不是水生动物。

它们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海冰上,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比如捕食海豹、海象甚至鲸类。剩下三分之二的日子就回到陆地区休息,这段时间它们可能没有食物来源,只能靠消耗体内囤积的脂肪来生存。

近20多年来,随着北极的浮冰面积大幅减少,北极熊不得不缩短捕猎时间,或者被迫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它们可能需要游更远的距离才能从一块海冰上转移到另一块上,甚至被迫迁移到陆地上生存——而这里几乎无法捕到猎物,它们只能靠体内的脂肪硬撑。

近年,人们时常发现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北极熊。

甚至在城市里也出现了觅食的北极熊。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工业城市诺里尔斯克就曾出现过一头北极熊,它四处游荡着寻找食物,甚至翻起了垃圾。

难道我们真的忍心可爱的北极熊离我们而去吗?

雪豹

诞生时期:

年索契冬奥会

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山地中,它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当之无愧的“雪山 ”。

通常情况下,除了人类,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和雪豹形成强烈竞争栖息地的关系。

近年,由于气候变暖,豹子和雪豹共享栖息地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也许有人会说,大家一起和睦生活,这不挺好吗?

然而,正如“一山不容二虎”。共享栖息地对雪豹带来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豹子会和雪豹竞争高海拔地区本来就不算多的猎物,甚至还会直接威胁雪豹的生命。虽然二者体型相当,但豹子的性情更为凶猛,攻击力更强,如果成年个体直接相遇,恐怕雪豹难以抵挡住豹子的攻击。

气候变暖给雪豹个体带来的直接 更是不容忽视。

雪豹对栖息地温度的要求很高。雪豹长着一身厚厚的皮毛,能帮助它们御寒,在雪地里生存下去。而在气温过高的地方,这身厚厚的皮毛则会导致雪豹体温迅速升高,从而出现健康问题。随着气温的不断增加,雪线不断上移,雪豹被逼向海拔更高的地方移动,适合雪豹生存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少了。

有科学研究认为,到年,现有的雪豹栖息地将至少有30%不再适合雪豹生存。

雪兔

诞生时期:

年盐湖城冬奥会

在北极海冰融化加速全球变暖的过程中,雪兔也难以幸免。

为适应冬天的气候,雪兔的皮毛会从褐色变成白色,从而巧妙地隐藏自己、躲过天敌。

然而,随着地球变暖,覆盖在雪兔栖息地的积雪融化得更快,这时雪兔就不能再单纯依靠皮毛的颜色保护自己,被捕食者猎杀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科学家发现,如果雪兔的伪装变色延迟1周的时间,它被猞猁等捕食者猎杀的几率将增加7%。而预计到年左右,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到8周,到时候雪兔遭受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要想逃过这一灾难,只有一个选择——改变伪装变色的时间周期。

除雪兔之外,像这种为适应环境的“被动进化”也发生在许多动物身上。气候变暖将漫长的进化周期一下子缩短至百年、甚至数十年,看似是在“帮助”动物发育,其实却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的这则科普小视频或许能解开你的疑惑!

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在为运动员喝彩、因冰雪运动痴迷、被冰墩墩萌化着。

而与此同时,那层层冰雪的背后,有无数濒危的动物在哀嚎,它们用最顽强的生命力,守护着 一寸冰川,在默默地负重前行。

它们,需要我们来拯救。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zqxz/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