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案例—叶子上的“毛毛”

故事背景

早餐过后,小侄女跟着妈妈在后院的小菜园里浇水,我看到了也凑了过去。

小侄女突然喊住我:“姑姑,为什么这颗苗的叶子上会有毛毛?”,这是一个六岁孩子的新奇发现。

对于这个问题,我好像从来没有思考过,我惊叹于孩子敏锐的发现,同时又被这个问题问得不知所措。尴尬之余,我突然想起了近段时间的教研学习——做一名问题老师,学会将问题交给孩子,将答案转化为问题。同时,用驱动性问题来支架孩子的学习,让问题架起我们深度探究的桥梁。

于是,一场关于“毛毛”的探索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故事一:为什么叶子上有毛毛

侄女:姑姑,为什么这叶子上会有毛毛呢?

我:你觉得它为什么会长有毛毛?

侄女:我不知道(一脸好奇的看着我)。

我:那你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它为什么叶子上会长毛毛?

侄女:我觉得它是不是怕小昆虫吃它或者是怕小蜜蜂去蛰它,保护着叶子。

我:你刚才的想法很有道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认真观察叶子上的毛毛

我的思考

对于小侄女惊奇的发现,我表示出极大赞赏,我想,这正是对植物生长与环境适应深入探究的好时机。于是,我不断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她的已有经验,从已有经验中分析和大胆猜想。在我的问题驱动下小侄女的探究热情也被我点燃。

故事二:毛毛真的有保护作用嘛?

我:长毛叶子和不长毛叶子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我指着南瓜叶和旁边的番薯叶问道,小侄女迫不及待进行了叶子的触摸对比。

侄女:没毛的叶子滑滑的、薄薄的,有毛的叶子毛软软的、刺刺的。

有毛(刺刺的、薄薄的)VS没毛(滑滑的、软软的)

“姑姑你看那里!”

她用手指向另外一处被虫吃掉的番薯叶。

“我就说它是保护叶子的,番薯苗的叶子是滑滑的、没有长毛毛,叶子上面好多被虫子吃的洞洞,有毛毛的瓜叶没有一个洞洞”。

小侄女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地告诉我她的发现。

有毛(没洞)VS没毛(有洞)

我:你观察得真仔细,长毛的叶子真的不会被虫子吃吗?

侄女:姑姑,我发现下面的叶子毛毛没有了,也被虫子吃掉了一点,难道叶子上的毛毛也会掉吗?

我:你看到了什么?

侄女:越在上面的叶子毛毛就越多而且还很长,越在下面的毛毛会越来越少。

我:你观察的越来越仔细了,说明南瓜叶子上的毛会跟着它的生长逐渐掉落,叶子上的毛的没了还能保护叶子吗?

侄女:叶子没有了毛就没有办法保护叶子了,所以你看,下面的叶子也有虫吃的洞洞了。

我的思考

其实探究到这里,我发现她能够随着我的提问,做出观察后,找到的答案。让我觉得原来有效性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孩子一步步的走上“解决并发现问题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她还会发现问题,通过真实的观察和触摸,然后得出了结论。

这也让我反思到了,其实做探究式课程,不仅是从孩子兴趣点出发,更是从孩子身边真实可以看到、摸到处入手,也让我更加理解和感受到了“给孩子一个真实探索的环境”有多重要。

故事三:叶子上的毛还有哪些作用?

我:叶子上的毛毛除了防虫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小侄女:难道像穿衣服一样可以不被冷着?(她两个手双手环抱着自己,还抖动着身体,一脸得意又有点不太确定的表情看着我)

我:很有可能,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是不是向你猜测的那样?

进冰箱啦

实验对比图

瓜苗出冰箱一分钟VS豆苗出冰箱马上耷拉下来

通过实验观察,有毛的叶子和没毛的叶子在同样的温度和同样的时间下,没有毛的叶子 耷拉下来。为了进一步求证,我和小侄女一起观看了“水母雪兔子”,一种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棉毛植物,它通过棉毛抵御寒冷,如同一件毛大衣。

    c-0.4,0.4-0.4,1,0,1.3c0.2,0.2,0.4,0.3,0.7,0.3s0.5-0.1,0.7-0.3l30.3-30.3C88.3,36.3,91.8,29.8,91.8,22.4z"fill="#">

我的思考

有效的提问能够不断拓展孩子的思维和看问题的视角。

“叶子上的毛毛除了防虫还有其他的作用吗?”这个问题再次唤醒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于是,她进行了大胆猜想——可以像衣服一样可以防寒。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为了支持她的进一步猜想,我想进行一个对比试验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毛毛对叶子的防寒作用。同时,我和她一起上网观看了高寒地带植物的特点,以此来了解植物在特定的环境下其生长特点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故事四:会吸水的叶子

通过对叶子的观察,小侄女对小菜园更加情有独钟,在给植物浇水的时候,她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侄女:姑姑,浇完水后南瓜叶子上的水摸起来比番薯的叶子的水摸起来还多。

我:为什么会比它多?

小侄女:因为冬瓜叶上有毛,番薯叶上没有,还有有毛的叶子上非常湿,而没毛的叶子亮亮的、湿湿的,看起来也不一样。

我:这么说,叶子上的毛毛还有什么作用?

小侄女:难道毛毛还可以吸水吗?(一脸开心的看着我)。

当时的我真的非常震惊她会用“吸水”这个词语来形容叶子上毛毛的作用。

我:哇!太有趣的发现了,吸水的毛毛对叶子有什么作用呢?

小侄女:我浇水的时候它也会把水吸起来,就不会被晒死了。

叶子“吸水”对比图

我的思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只有她做了,才能正真理解问题。

在前面的实践探究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叶子的毛可以防虫、保暖、吸水。在我的驱动性问题支持下,孩子不断去发现其他叶子的各种现象,并将这些现象都和叶子毛毛进行联系。

故事五:生病的叶子跟毛毛有关吗?

枸杞叶

1

桂花叶

2

有一天,小侄女指着生病的枸杞叶和桂花叶向我问道:姑姑,生病的叶子跟毛毛有关系吗?

我:你觉得叶子生病跟毛有关系吗?

小侄女:有关系,这些叶子都没有看见有毛毛,所以中间变黄、有凸起来黄黄的东西。

我: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那到底是毛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查一查资料。

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知道了毛毛可以有效的阻挡空气中的细菌,保护叶子不生病的作用。

我的思考

提问在这里再一次激发了小侄女认真仔细观察的热情。在热情的带动下,连枸杞叶那么微小的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生病的叶子一定跟毛毛有关系吗?为了获得答案,我决定和小侄女一起上网查阅资料来获得答案。通过对答案的查寻,发现毛毛确实具有阻挡细菌的作用,小侄女也为这个特别的发现惊喜不已

故事六:毛毛大发现

除了有些植物的叶子上有毛,

动物有吗?

动物身上的毛又有什么作用呢?

侄女:小动物身上的毛就是像我们人穿衣服一样,可以保暖,如:北极熊、企鹅还有东北虎。

我:哇!你的想法很棒,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

侄女:因为北极熊、企鹅还有东北虎它们生活的地方一年都是下雪,没有毛毛会被冻死的(侄女转动着她的眼睛,渴望着我给她一个大大的肯定)。

我:你分析的太棒了,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北极熊│企鹅│东北虎

小动物身上的毛可以保暖,

那我们人身上的毛呢?

关于这个问题,

小侄女通过猜想、

询问和上网查询知道了毛对人体的作用,

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了出来。

大人不怕冷啦

我的思考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我对自己原来的教育观念进行了突破,学会将问题交给孩子,或者将已知答案转化成问题去推动孩子深入探究,并尝试运用多种开放式提问去逐步推动活动的进行。

小侄女一个又一个惊喜的发现让我感受到了做一个会提问的老师、会提出好问题的老师、会听孩子提问的老师有多么的智慧。

会提问的老师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重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可、自己的行动得到了支持,从而真正的激发了孩子主动探究的内驱力,使探究的兴趣得以保持,最终孩子得到的发展也将更加全面。

在这次尝试中,我如此真实的感受到提问不仅对于孩子来说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为老师自己打开了专业认知的一扇大门。

做一名“问题”老师

与问题为伴,让问题相随

在发现儿童与发现自己的路上

遇见美好

撰稿:欧阳运莲

排版:彭雯霞

责编:向学芬

?.?~?..?~?.?..?~?.?~?..?..?~?.?~?..?..?~?.?~?..??.?~?..?~?.?..?~?.?~?..?..?~?.?~?..?..?~?.?~?..??.?~?..?~?.?..?~?.?~?..?..?~?.?~?..?..?~?.?~?..??.?~?..?~?.?..?~?.?~?..?..?~?.?~?..?..?~?.?~?..?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zqxz/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