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细碎又温暖的“一”

组成了腾讯人的一件小事

多次志愿活动、累计超过名员工、共同完成了00个志愿时长。

这一串数字,串起来的是腾讯志愿者协会自年成立以来交出的“爱心成绩单”。

这群志愿者的活动覆盖了环保、特殊儿童关爱、老人关爱、视障人群关爱、动物保护、技术公益、救援、助学、绿色网络等各个领域。这些年来,他们组成了腾讯内部最大的虚拟组织,一直坚持用行动让爱传递。

他们总说,“我只是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些志愿者中,有老员工,也有刚刚入职的“萌新”,有程序员,有创意多多的内容运营,也有财经、法务、人事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小伙伴,还有创始人、高管、中干都参与其中,很多小事已经坚持多年,还有一些小事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产品里的某个功能。

他们是中国2.09亿实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和很多参与过和正在参与进来的志愿者一样,参与所带来的感受都是非常复杂和深刻的,他们不止是在帮助别人,也在改变自己的人生。

一棵树

第一棵树是在年种下的。

那年,一个名叫马俊河的甘肃民勤人,通过QQ联系上了腾讯志愿者协会。

这个QQ是他为“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招募网络志愿者用的。

民勤,马俊河的家乡,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是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

为了让沙漠离家乡再远一些,为了再见到儿时的绿洲,从年开始,马俊河踏上了招募志愿者、防沙治沙的漫漫路途。

随着这条QQ消息,一群人千里迢迢地赶来,也加入了这漫漫路途。

年,腾讯志愿者们来到腾格里沙漠,种下第一棵梭梭树。

从此之后,每年的劳动节、国庆节假期,腾讯志愿者们都会结伴来到民勤,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种下一棵棵梭梭。

梭梭苗是一种极其耐旱的沙生植物,在土壤水分含量0.8%-1.2%的条件下也能生存。一棵梭梭就能固定10平方米左右的流沙。

在铺过草方格的沙地上,挖个四十公分直径的广口坑,放进去2-5棵梭梭树苗,填一铁锹土把根埋上,浇两个半桶的水,水被沙地完全吸收后,再把坑填平——这便是在腾格里沙漠种下一棵树的经过了。

理论很简单,但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沙地土软,挖一锹就要塌下去大半。重新挖,又塌下去大半。”腾讯志愿者王季赟回忆起她在腾格里种树的经历。“挖坑的时候,觉得我和月宫里的吴刚一样,他边砍树边长,我边挖坑边塌。”

在腾格里种树,除了需要耐心和毅力,还要在帐篷里度过五天不能洗澡的日子,并直面不时刮起的沙尘暴,和沙砾、风尘做抗争。腾讯志愿者大熊说,“到这里,能治好强迫症和公主病。”

到这里,也能治好沙漠的“病”。年的第一批22个腾讯志愿者,8天内在腾格里沙漠挖了多个坑,种下了1万多棵梭梭。截止目前,已有多名腾讯志愿者压沙亩、造林亩,相当于多个足球场大小。年,腾讯志愿者协会与腾讯基金会联合发起“10小时志愿行动”,每当有一位腾讯人的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10小时,就会配捐一棵梭梭树苗。越来越多的腾讯人在沙漠有了一棵树。

改变还在发生。王季赟从沙漠回来,在当地发来的直播里看到了她种下的梭梭苗,很多已经发了芽,活过来了,正等待着长大去对抗风沙。如今,腾讯志愿者们在沙漠里种下的树苗,存活率可以达到85%。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民勤参加植树,也有民勤人选择回到家乡。年,民勤的沙漠化程度从95%降到了90%。

“年我第一次来民勤,晚上九点之后街上就看不见人,大家都家门紧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沙尘暴的敬畏,甚至是恐惧。”大熊回忆,“现在走在民勤街上,越来越热闹,各种商店10点之后都还在继续营业。这里的一切,和普通的县城相比没什么不一样了。”

大熊说,种树只是志愿行动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让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zqxz/1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