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前言

若说到成吉思汗身边最得力的心腹,非木华黎莫属。这位忠心耿耿的蒙古将领,一生勇猛无双,深受后人敬佩。当他的后人纳哈出被明太祖所俘时,朱元璋还特意将他无条件放回,可见木华黎的威名远扬。

纳哈出本人也颇具气节,被明军俘虏,一次被高丽将李成桂围困,三次被迫投降,却从未背叛过自己的信仰。纳哈出和明军名将蓝玉一生纠葛,最后却不约而同地被明太祖所杀,人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一、木华黎:成吉思汗心腹大将

(一)少年时期:马背射箭娴熟

木华黎生于蒙古草原,自幼便展露过人之才。据史书记载,木华黎十几岁时,已经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他骑射技艺极高,能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向披靡。每逢祭祀比武,木华黎都能无比地射中靶心。草原上无人能及。

木华黎天生神力,能徒手搏击猛兽。有一次,草原上出现一头残暴的北极熊,四处攻击部落。木华黎手持弓箭,单骑直追百里,终于将其射杀。自此,木华黎的威名远扬,人称“神箭少年”。

(二)西征之战:功勋卓著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自称成吉思汗,开始了对外征战。木华黎这时已经是一名威震族内的猛将。他第一个追随成吉思汗,誓死效忠。

年春,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此役蒙古大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形势危急。关键时刻,木华黎带领亲兵夜袭敌军主力,一举击溃对方,为蒙古军打开了西进的道路。成吉思汗感叹道:“吾得木华黎,则天下可图!”

年冬,成吉思汗再次西征花剌子模阿尔忒亦儿。阿尔忒亦儿见吉思汗大军疲惫,想乘虚偷袭。深夜,木华黎猛然率领亲兵杀入阿尔忒亦儿大营,将对方击溃。成吉思汗不禁赞叹木华黎的胆略过人。自此之后,木华黎在军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了。

年春,成吉思汗出兵西域,在帕米尔高原遭遇冰雪风暴。大军锐气大挫,前途堪忧。木华黎挺身而出,率亲兵深入敌境,烧毁敌军辎重粮草,终于为大军打开西进生路。此次西征,木华黎再立奇功。

(三)最后的守护:誓死不渝

成吉思汗大军最终攻占了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年,成吉思汗在西征撒马尔干途中病逝。

众将纷纷哀痛欲绝,唯有木华黎仍然谨慎警惕,保护大军主力安全撤退。此时,西域各路敌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偷袭。木华黎日夜兼程,终将成吉思汗灵柩完好送返蒙古草原。

行军途中,木华黎也因战伤积劳而亡。他死时紧握成吉思汗灵柩不放,至死不渝地执行最后的守护任务。木华黎忠心报国的精神,感动了所有蒙古将士,也深深震撼了后世。

二、纳哈出:木华黎勇武之后

(一)英明睿智:深受器重

年,明军攻占太平路,生擒了一名身穿银甲的蒙古大将——木华黎六世孙纳哈出。纳哈出生于蒙古贵族世家,自小资质惊人,深受元廷器重。

纳哈出临危不惧,沉着应对,让朱元璋大为赞赏。朱元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回纳哈出,不加责难。因为他不忍心祸害一个英明睿智、品格高尚的后生晚辈。

纳哈出回到元朝后,继续在军政要职任职,并接连升迁为丞相、太尉等要职。每每国家危难之时,元廷都会派遣他出征,可见纳哈出的才干获得广泛认可。

(二)真诚待人:善解人意

年,纳哈出奉命攻打高丽,不料大败而回。此役后,高丽名将李成桂曾想生擒纳哈出来羞辱挫其锐气。但纳哈出临危不乱,真诚地与李成桂交流,让李成桂大为感动。

李成桂原本想处死纳哈出报仇,但看在他真诚待人的份上,终究没有下狠手。纳哈出苦苦哀求,李成桂终于放他一条生路。此事可见,纳哈出品格高洁,善解人意,才得以在绝境中逃生。

(三)大义凛然:气节可嘉

年,明朝建立,北元在漠北建立政权谋复国。此时的纳哈出已是北元重要官员,奉命率军驻守开元金山,以对抗明军进攻。

年冬,明将冯胜、蓝玉大举进攻金山。纳哈出明知不敌,仍然舍生忘死,誓死一战。经过多日激战,北元大败。此时,纳哈出也可以趁乱逃跑,但他态度坚决,宁死不降,大义凛然,令人钦佩。

纳哈出作为蒙古贵族,本可投降明朝,衣食无忧。但他没有出卖蒙古,最后还是选择忠于祖国,其气节可嘉。

三、名将生死对决,百年恩怨一场空

(一)不和之始:仗势欺人

年冬,明将冯胜、蓝玉攻打开元金山,纳哈出只得接受投降。但在投降仪式上,蓝玉要求纳哈出披上自己的袍子以示屈辱。

蓝玉本就是一个性格蛮横跋扈的人。他武艺高强,屡建奇功,致使他目中无人,经常仗势欺人。这次投降仪式上,蓝玉明显是想藉机羞辱一下纳哈出。

纳哈出性格刚正,绝不吃这一套。他当即怒斥蓝玉无礼,两人剑拔弩张,甚至拔刀动武。在场诸将赶紧上前劝解,才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事件。

(二)结下仇怨:水火不容

蓝玉逼令纳哈出披袍一事,无疑令两人结下了仇怨。纳哈出昂首挺胸,宁拼命也不屈服。而蓝玉固执己见,强人所难。两人由此成为死对头。

此后在军营中,蓝玉经常派人欺负纳哈出麾下的士兵。有时甚至蓄意刁难,任性使唤。纳哈出为人正直,数次劝谏无果,心中不免愤懑。

两人关系日渐恶劣,甚至军营中流传他们必有生死对决之日。由一件小事引发的矛盾,终酿成不共戴天的仇怨。

(三)生死形同:哀莫大于心死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纳哈出和蓝玉竟然以这样的形式结束了恩怨。年春,纳哈出准备南下云南讨伐明军,还未出征,就因病去世。

而其大儿子察罕却一直追随蓝玉。后来蓝玉被明太祖所杀,察罕也成了同党,被明廷处死。蓝玉死后,纳哈出小儿子也隐居民间,许久不出仕。

两人如此相似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最大的悲哀,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仇敌同死,生死形同。纳哈出虽为败将,却也有其可贵之处,实在不应如此毁于非命。

人生多舛,英雄迟暮,往事成空。当年交锋之人,无论恩怨,终究都落得生死莫辩、尸骨无存的下场。哀莫大于心死,人间最痛苦的,还是离别。

四、结语

木华黎忠勇两难全,纳哈出义气世所稀。元明更替势不两立,英雄却都是热血一样。

本文通过描写木华黎和纳哈出的传奇经历,反映出那个动荡时代枭雄荟萃、忠义仍然可贵的主旋律。正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造就了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今人读史犹见英雄热血,功成不必在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史书铭刻忠勇,世世代代颂英名。当为后人立德立言,挥洒热血写传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zqxz/1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