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不见的南北极,早已敲响了环保的警
甲氧沙林搽剂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105/4322201.html 《国家地理洪水来临前》中有一段话,里面讲“过去1万2千年来,气温稳定得近乎奇迹,平均气温波动只在±1℃之间,即地球有完美的大气层,完美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近些年越来越高的气温好像在表示,地球的调节能力正在变弱。? 比如,你能看见到的各种新闻: 不仅是气候,不可控自然灾害也是逐年变多。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 地球,仿佛变得不太正常。 很多人,直到灾害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才注意到了问题。 但其实,在遥远的南北极,早已经敲响了警钟。 你知道吗?我们以为的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南极,在年2月,竟然测出了20.75℃的高温。 大量的冰川以极快的速度融化,威胁到了很多动物的生存。 比如企鹅。它们生存的两大要素都受到极大影响,一是栖息地,二是食物来源。 每年的2、3月是南极的夏天,这时候帝企鹅会在海里觅食,其余时间则迁移到海冰上繁殖后代。所谓的海冰,是每年冬季在海洋表面快速结成的,粘在大陆或冰川边缘的浮冰。这种季节性冰面薄而平整,适合企鹅在上面产蛋、孵化及抚育幼儿。 帝企鹅孵育幼儿的周期长达8个月。父母会交替离开孩子,甚至双双外出觅食,以满足幼崽日益增大的胃口与营养需求。 可由于气候变暖,出现海冰的时间每年都在缩短,企鹅幼崽等不到成功换毛就必须下水,这导致很多小企鹅被淹死。 不仅如此,因为气候变暖,导致企鹅的主要食物来源——磷虾数量的减少,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企鹅们不得不游得更远、潜得更深。耗费更多力气的同时,它们也将面临着更大的被捕食的风险。 觅食越来越艰辛,栖息地也日益受到威胁,这令不少企鹅种群都在缩减。 别觉得这只是猜测。年,冰山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寻觅食物,这导致15万阿德利企鹅因为捕食困难死亡; 年,4万只阿德利企鹅仅有2只新生的企鹅生存。 年,上万只企鹅从南极半岛北部的象岛消失…… 再比如,地球的另一端,同样依靠海冰生存的北极熊,它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因为北极熊的食物,海豹、海象、鲸……都只能在海冰上获得,所以他们每年全靠海冰出现的时候进食掉全年三分之二的食物,然后在之后的时间里,进入冬眠模式。 但是由于海冰越来越少,消失得越来越快,导致失去了捕食地点的北极熊只能挨饿。——它们变得更瘦,幼儿长得没那么大,雌性生育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在阿拉斯加以北的波弗特海地区,一个北极熊种群的数量在过去10年里减少了四成。专家预测,30年后它们将缩减到不足1万只。 而这些,如果不是气候变暖,本是可以避免的悲剧。 来自南北极遥远的呼声已经在向人类发出警示,这不是一只企鹅的死亡,一只北极熊的哀嚎,它敲响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警钟。 地球是一个村庄,里面所有生活着的生命体,同呼吸共命运不是说说而已。 在企鹅、北极熊受气候变化、环境破坏之苦的时候,人类也不能幸免。 干旱、洪水、飓风、暴雪、酸雨,沙尘暴,还有流行至今不断变化的疫情,都表示不断对地球破坏,酿下的苦果我们迟早得自己吃。 不过幸运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看到了这些预警。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地球。 (很多人用一辈子为地球写一封情书) 比如,我国很早就重视起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构建了一个囊括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等13个省市区,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殷玉珍是其中平凡的一个人。19岁她嫁到中国 的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这里真实写照,她随时都要担心一场风沙把自己房子埋了。而为了生存,她和丈夫每次都需要顶着风暴去捡死去的牛羊。 在贫穷和风沙的双重打击下,她没有放弃,而是和丈夫一起,坚持下来。经过多次沙暴摧毁却从头再来的顽强拼搏,他们摸索出一套层层设防,步步为营的方法。他们坚持了30年,栽种了万棵树、各种作物无数,绿化了7万亩沙地。 不止他们,还有个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也到这里,和黄沙作斗争。到现在43年过去了,几代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使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王国”。 无独有偶,在黄河流域,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我国在这里建立了黄河湿地保护区。 横跨“东亚-澳大利亚西”和“环西太平洋”的万余只候鸟们,会把这里作为迁徙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 很多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在这里做着基础工作。 他们建立监测点、设立观鸟台,大量悬挂人工鸟巢帮助鸟儿落户、还会设立野外给饲站定期给鸟儿投食。 为减少人的活动对鸟儿生活的影响。他们还把黄河湿地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实验区,重点保护区不开展科普旅游,禁止游人进入;实验区可以开展科普旅游,科学考察等活动。 当然,不止有这两个工程,还有千千万万如他们一样的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做着伟大的事业。多年来,一点点保护这个地球。 平凡如我们,也许不能像他们一样轰轰烈烈,但是也可以用日常的点点滴滴,为这个世界作出自己的努力。 你可能不知道: 人类每年创造出一百亿余吨食物,被浪费的就超过三分之一; 生产一件简单的纯棉T恤总计碳排放量就约7千克,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28倍; 生产牛肉排放的温室气体,是生产同样重量的鸡肉的13倍。 而你的一点点随手的小举动,就可以给世界带来很多的改变: 比如全国每人每年少喝一瓶啤酒,可以减排 化碳26万吨; 比如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全国每年就可以节电33亿度,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还能减排温室气体万吨; 比如1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比如使用方太燃气灶,高密度出火孔设计,有效控制热量散失,较普通燃气灶的有效火力提升25%,燃气燃烧更充分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废气产生。以我们国家全部3亿户燃气用户计算,如能在全国普及应用,每年将可以节省天然气亿多立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半个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年输送量! 每一个伟大的目标,都始于细节,生活中的小事,细水长流地影响着地球的未来。 这么想一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当中力所能及地为环保行动一点,全球几十亿人难道不是又一个伟大的工程吗? 如果你也听到了南北极传来的遥远呐喊,不再觉得远方的一切与自己无关; 如果你也看到了几代人在防护造林、湿地保护的默默努力,想践行力所能及的小事尽一份自己的心力,那么: 方太正在微博发起活动#告白地球的句情话#,来微博,转发《地球情书》视频,把你身边的环保小事,用情话告诉方太,在平凡小事中书写对地球的爱。 人类很强大,强大到可以破坏整个星球;人类也很渺小,渺小到自然的一场灾害就足以带来无尽的灾难。 爱自然、爱地球、爱自己的家园。 写在文末: 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在远离地球60多亿千米的角落,为地球拍摄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后世所传的“黯淡蓝点(PaleBlueDot)“。照片中,地球如一粒闪光的微尘,漂浮在无垠的太空中。 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为这张照片曾写下一段 描述:“如果再看一眼那个光点,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所有。你所爱所知的每一人、所听说乃至所存在过的每一人,都在小点上度过一生。”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节约水电、购买节能家电、使用环保产品、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让改变从此刻开始,从我们随手的一个举动开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参考文章: 斜杠先生:《南极血红一片,30万动物死去,一场危及75亿人的灾难正在发生》; 小菜鸡说事:《覆盖半个中国,三代人种了50年的三北防护林有用吗?为何有人骂》; 中国绿色守望者:《美丽中国相册 这里是黄河口“鸟类国际机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zqxz/10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丽奇迹福利活动
- 下一篇文章: 长津湖战役,88师晚出发15个小时葬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