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趁着初秋未至去青岛旅行,除了站在山顶观景台眺望德式建筑群的红色屋顶和消失在远海的天际线,爆“搓”海鲜成为此行 的吸引力。

我们在郊区的渔村里找了一家小饭馆,老板把一早打上来的海鲜放入柴锅中清蒸,看着热气从锅沿儿里冒出来,真是一种“折磨人”的望眼欲穿。终于,锅盖被掀开,如云的蒸汽散去后,躺在锅里的蟹是丰腴的,虾是饱满的,蛤蜊是大张着嘴,露出白肉的……一顿狼吞虎咽,诱人的海鲜们变成了一堆堆的壳,满足啊。

像我一样,大部分中国人将海鲜作为“真爱”,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至年中国生鲜食品零售额从3.61万亿元增长到4.72万亿元。预计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5.31万亿元。到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

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目的,在海边吃海鲜是一种享受,可回到北京,再想品尝海味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事。恐怕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海鲜处理起来很麻烦啊!”

“看起来活蹦乱跳的,回家一煮一炖,都瘦了一半,壳都空了。”

“上次买的贝类,也不会挑,回家发现一半都是死的,心情糟透了。”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海鲜也是一样,爱吃可怕麻烦,想买却不会挑,买回家又死了一半……在如今的生活中,食物除了填饱肚子,还肩负起化解压力、缓解心情的“副作用”,结果在外面打拼了一天,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本想通过一顿海鲜消除烦恼的我们,又被关于海鲜的种种麻烦增添了更多“小烦恼”,我们姑且可以将之称为“海鲜效应”。所以说,实现了海鲜自由,能让“爱吃”的中国人面向快乐又迈进一大步。

从饮食习惯上能够判断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是不认真。不能忽略的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认真”,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认真”,被动地造成了生活的段位不够高,生活不精致,眼睁睁地看着幸福指数降低。

01

“冰”与“活”之歌

01

记得很久以前,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曾讨论过中西方在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最终得出过一个相当具体,也相当有趣的结论——中国人喜欢吃“活”的,而西方人则对此没有特别的偏好,冷冻、冰鲜同样深得人心。中国人吃什么都讲究口感,热衷于新鲜,因此喜欢吃“活”的,或者现杀的,从主观上就形成了“活”即是新鲜的代名词。而在西方,对于新鲜的理解则更为多元,在保证营养价值的同时,又方便又安全的冰鲜成为了他们的 。

随着科技的进步,冷冻技术和冷链物流的日渐成熟,“冷冻”海鲜已经可以被划为中国人重点考虑的对象。首先,像上面提到过的“冰”与“活”之歌,国人普遍对“冻”海鲜的口感存在偏见,会认为“冰”肯定没有“活”的美味,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国目前大部分海鲜供应依赖远海捕捞,远洋捕捞由于历时很长,较难保证海鲜的存活。同时,即使能够保证存活,经过长途运输后,活鲜的新鲜和饱满程度也会受到影响。以生命力较强的龙虾为例,运输过程中的食物缺乏,会导致虾肉萎缩瘦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买虾烹饪后,会出现肉壳分离,甚至钳肉不足壳的1/3的原因。

相比之下,冻鲜的口感会更有保证,由于其是在海鲜最鲜活饱满时迅速超低温急冻,锁住海产品体内的营养、水分,以免流失,充分保持了海鲜的鲜嫩肉质。

另一方面,海鲜从捕捞到餐桌过程中较长,运输安全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15℃,温度过低,会影响海鲜存活,而温度过高又会使水中含氧量减少,不仅会引发缺氧,还会滋生大量细菌。所以看似“活”的水产品,在远距离运输和售卖过程中,为求“活”而受到抗生素、海水晶、细菌等污染。在仿造的人工海水里养殖的海鲜,更是可想而知。

对于这一点,冷冻海鲜就相对可靠得多,特别是刺身级别的海鲜由于容易产生广节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生鱼片需要经过低温冷冻后产能降低感染风险。国外对此有严格标准,美国FDA规定鱼肉必须在-35℃冷冻15小时,或是-20℃冷冻7天后才能生食,而欧盟要求-20℃冷冻超过一天。并且低温冷冻可以锁住海鲜体内的营养、水分,以免流失,并且可以杀细菌和防止细菌入侵。目前国内对冻鲜的监管也颇为到位,信誉良好的大型商超销售的深海冻鲜,都是在远洋无污染水域中捕捞, 时间在大型捕捞船上加工、急冻,经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与免疫监测后的精品。

挑选起来不用担心,烹饪起来不用费心,放入嘴中感觉安心,咽下肚去才能舒心。冻鲜在都市中产群体中迅速热卖,既满足了一餐一食的口腹之欲又满足了安全健康的心理所需,化解了生活中压力大、精力少、情绪需求高的矛盾。

然而,冻鲜的背后,蕴含着对国人生活更深层次的影响。

02

食物改变生活

02

近代中国的经济决定了我们对于亚洲之外的大陆和远洋涉足十分有限,日常多以国内食材为主,这带来了生活观念上的特点。诸如烹饪技巧多样,食物味道厚重;食材以鲜活为主, 现场宰杀;水产品以大陆架海鲜和河鲜为主。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性的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进入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食材的交流。食材的多样化,引发了烹饪方式、饮食习惯随之多样化,生活观念也悄然改变。

营养师顾中一也曾像大众推荐过冻海鲜类食品,他认为海鲜在最鲜活的时候快速烫熟即刻冷冻,对于海鲜来说往往品质更有保障,品种可以更丰富,性价比也比较高。因此冻鲜与活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此种变化的缩影。活鲜是国人传统生活观念的 。而在北极、南极等自然环境更为苛刻、污染非常少的远洋,冻鲜从捕捞就避免了食品安全隐患,迅速冷冻到零下18度保证海鲜的口感、健康、营养价值,冻鲜意味着现代方式的生活观念。

目前,只有实力足够、具有世界视野、能将采购与运输网络覆盖全球的大型商超做到了将高品质冻鲜送到消费者面前。其中山姆会员商店在几年的时间内率先转型,布局冷冻海鲜,其比例高达70%。山姆会员商店对海鲜与许多零售企业有着不同的销售,坚持不做“活鲜”的市场策略也让山姆会员商店给消费者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山姆会员商店内售卖的冷冻海鲜

山姆通过冻鲜等产品,保留了食材的口感与美味,改变了水产品的复杂料理过程,提升了生活的便捷程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不用到海边也能吃到高品质的深海海鲜,也让当代人在工作压力之下,也能通过更好的产品让生活变得更幸福、更舒适。

面对在线选购、智能下单、送货上门等便捷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国人将食品安全放在生活首位。山姆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其全球强大的供应链从安全和营养两个角度考虑,通过全程冷链和每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做到“高食品安全标准”和“保存真正营养”。

让国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这是山姆20多年以来其发展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山姆会员商店在国内拥有26家门店、超过万名会员,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中产有了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餐一食,生活小事,亦为大事。

从饮食出发,乐观而温柔地面对世界与生活,在点滴食物中体验与表达对生活的期许,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这是被我们忽视、却又最为珍贵的一种英雄主义。

吃好每一顿饭,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每一件事。认清生活琐碎细微的难,认真而温暖地生活,不懈怠地去努力,这是值得每个人期许的美好与幸福。

(部分图片来自山姆会员商店)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李雨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