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美国的最北端的城市环球轶事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美国领土内的最北端社区,巴罗,阿拉斯加每一片被命名的边境与山川河流的背后,都因为有人类文明的存在而“被殖民化”,从此打上了属于它们独特的烙印。沿着道尔顿公路进入北极苔原前的最后一颗云杉,与藏身在远东西伯利亚密林之中无人问津的那一颗,究竟有什么不同?仅仅因为置身在不同环境下,为何就使得人们兴趣盎然?环境,究竟意味着什么?最后的边境阿拉斯加、北极圈、美国最北点,这些都是人类赋予自然的符号和标签,从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是想象的现实。相隔上万公里的两片森林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文化的差异给自然所带来的“殖民”印迹。在文明从未涉及的疆域,在抹去了“殖民”的痕迹之后,在同样地理条件下,看到的景象也许会是惊人的相似。最北端的居民区当我们在砂石上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穿越风与雪的同时,窗外的景物开始变得模糊。除去不时相向而驶,插着美利坚旗帜的十几轮大卡车在提醒我这里离故乡很远之外,其他并没有太多不同。但,脑海里的声音在反复诉说这里是不一样的边境,我又该如何自证?最后的边境旅游照总是在如饥似渴的寻找着地标,试图以此证明所在之处的不同,因为除此之外,沿途的一切似乎都越来越熟悉了,越远离人类的聚集地就越雷同。那些刻意的景点似乎是像珍宝一样被热情的围观着,满足着镜头猎奇的渴求。它们的出现仿佛是一种意外,一种与平常的偏离,但与我们期待的新奇不谋而合。最后的边境可以确定的是,这次远足并不是为了寻找新奇的地标,而是希望亲眼见证人类所能触及的最辽阔的版图之上的文明印迹。是什么让这一切在世界尽头一如既往的存在着,又是什么在描绘着这些人的恐惧和梦想?夏季北极苔原,道尔顿公路作为阿拉斯加北部社区与外界连接的唯一地面通道,道尔顿公路负责贯通从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费尔班克斯一路北上到位于美国地理最北端毗邻北冰洋海岸线的石油城镇死马镇。公路于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维护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和曾是美国产量最大的普拉德霍湾油田兴建,是世界十大危险公路之一。道尔顿公路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物理连结,它同时也是荒野和人类文明进程的桥梁和象征。夏季冻土上的融沉湖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如果说,道尔顿公路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连结荒野文明的纽带,那贯穿美国与加拿大的育空河则是这条纽带的最原始形式。我们有幸在猎人Jeremy家位于育空河岸边树林内的木屋短暂停留了几日,试图尽可能多的感受这里。育空河上的猎人托森一家每天当夜幕降临,树梢逐渐暗淡,头顶的团云翻滚着奔向未知的远方。屋里的夜晚时常静得出奇,使得窗户外的景象像一场永不停息的无声电影。森林中的生活育空河北岸的森林被十多年前一场持续了整个夏天的野火摧毁。斗转星移,当十几年后的我们走在这篇密林之中时,面貌青涩的植被已经从那年的焦土上重生。如果时间足够长,这一切都会回到它最初的样子。但对于从美国最南部移民到此定居的Jeremy一家人和所有世代居住在育空河沿岸的居民来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托森一家的家庭相册普拉德霍湾油田坐落在道尔顿公路寒冷的终点,死马镇靠近北冰洋一带的区域。上世纪七十年代储量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此处被勘探发现,于是,纵穿板块的战略输油管道和负责维护油管的道尔顿公路孕育而生。凌晨一点的冻土工业区油田在其八十年代巅峰时期高居全美石油产量榜第一。时至今日,每天仍有二三百辆大卡车进出这个固定居民只有25人,但流动人口最多时可达人的极地苔原工业城镇。作为一个完全出于国家利益在冻土上兴建的小镇,简单、直接与高效是这座北美大陆最北端油田附属生活区生产和生活的中心思想。极地工业城镇这里是美国最北端的城市,一座建立在北冰洋岸边的冻土上、有着数千人口和完整教育系统的城市。美国最北端居民区高纬度的地理位置为这座北极圈内的城市每年带来84个连续的白天和67个连续的黑夜;北极熊可以随时冲到自家窗下试图翻进屋子;捕鲸和射击是当地人的最大消遣。因纽特人的长相和亚洲人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却说一口地道的英语。最北端的生活无论当你置身在巴罗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一抬眼都可以看到街道尽头身后逐渐消失在迷雾中的苔原冻土或者北冰洋。你很难分辨究竟是无垠旷野在吞噬人类文明,还是人类文明在一步一步的扩张领地,殖民自然。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就给小编点个赞吧,您的支持就是小编前进的动力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13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影评离开钢铁侠,小唐
- 下一篇文章: 专属于美国大学的雪国世界,盘点拥有最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