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障眼法,我只服他们谁还没被骗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你知道设计师的另外一个名字, 叫“魔术师”吗? 看这个不断转动的圆环, 你觉得它是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呢? 或者是两种方向不断交错? 这时候, 只要设计师在上面添加简单的结构线, 就能控制你看到的方向。 现在它在顺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而只要翻转一下线条的位置, 你看到的就是逆时针旋转了: 逆时针旋转 这就在设计中常用的“线条操控术”。 线条是世界上最简单, 也是最复杂的艺术。 你看这个平平无奇的矩形, 完全想象不出, 它能跟文字扯上什么关系。 但是只要设计师往里面添加几根线条, 将内部结构分开, 就能传递重要信息了! 这个简单的心形, 使用线条将内部分割后, 便形成了“握紧的双手”。 事实上,在平面设计中, 线条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你会发现,简简单单的线条, 就好像被施了魔法, 它不仅能勾勒出轮廓, 甚至还能表达情绪! 下面这张图中, 红线是一条直线, 绿线是一条曲线。 当你用直线绘制出熊时, 呈现出的整体感觉是: 强大、凶悍。 而用曲线绘制出的熊, 则让人感觉: 丰满、温顺。 怪不得安东尼奥·高迪曾发出感慨: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当然,曲线也并非都是柔和的。 大多数情况下,曲线的弧度向外时, 看起来会显得积极、舒展、愉悦。 但当曲线的弧度向内时, 就会让人感觉到残缺、破败、危险。 这是因为线条交汇形成的尖角, 在视觉上很有压迫感, 会让人感到害怕。 在西方古代军械上, 就有很多野兽纹章图案。 其轮廓中融入了大量尖锐的角, 以此来向敌人暗示, 自己的强大、威猛。 但如果用向外的曲线弧度表现的话, 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 在整体视觉方面, 相较于线条、角度这些细节, 轮廓给人的感受, 会更加的直观、强烈。 所以很多品牌形象, 也会选择为自己添加一个“容器”。 这样能够改变图形整体带来的感受。 例如尖锐的三叉星, 外廓添加了圆环之后, 整体会感觉更温和、完整。 方形的“容器”看起来平衡、稳定, 能带给人可靠、专业的感觉, 是很多logo的首选。 利落、干脆的直线, 含蓄、柔美的曲线, 当它们同时出现在设计师笔下的时候, 便是力量和浪漫的邂逅。 当然,设计带给人的视觉差, 除了线条, 还存在于其他地方。 设计师的“障眼法” 你知道设计师, 有时候会“欺骗”你的眼睛吗? 下面这张是原始的图: 但如果画的时候给它省略掉一部分, 图片则会有更强的表现力。 这就是设计中惯用的: “闭合性原则”。 图中黑色的部分,我们称为正形。 而省略的部分,则被称为负形。 闭合性原则就是, 人眼自动补齐了缝隙(负形), 进行整体识别。 同样的还有下面这张图, 可乐瓶虽然没有完整的表现出来, 但是依然可以根据局部, 感知到瓶子的完整形状。 平平无奇的北极熊, 也可以通过负形的设计,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 与之类似设计师常用的另一个“障眼法”, 是“连续性原则”。 当你看到这张图的时候, 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我想你应该和我一样, 一眼看到的是整体的图像: 微笑。 其次才是其中零碎的元素。 (可乐瓶) 连续性原则在平面设计中非常常见, 比如使用小的元素(字母fish) 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图形(鱼) 以此来表达出更多的内涵。 经典案例,就是联合利华的标志。 由25种图案, 共同拼合出字母u的轮廓。 在表现品牌形象的同时 又可以展示企业的产品。 当然,设计并不总是这么复杂的。 高级的设计, 有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点睛之笔。 设计师的“神来之笔” 1、扭曲平面 你知道如何将平面扭曲成空间吗? 将矩形交错排列: 在交汇处添加点: 最后,为这些点赋予有规律的色彩变化: 有没有感觉到, 画面出现了动感? 2、一笔勾勒中国风 只有文字, 又想要中国风, 味道不够浓郁怎么办? 模仿古代书籍的排版, 在文字之间添加竖线即可。 3、轮廓改变风格 想让一张普普通通的图片更有韵味? 尝试借鉴传统, 将图像的轮廓设为, 扇形、如意形或者正多边形, 古风韵味瞬间就上来了! 4、化单薄为层次 素材只有一张图片, 略显单薄怎么办? 答:添加色块。 将品牌色叠加在图像之上, 这样既能装饰画面, 又可以强调品牌印象。 5、意象文字 普通的汉字看起来平平无奇怎么办? 我们可以将意象, 与汉字的某一部分结合。 既能提升设计感, 又能清楚传递信息。 高明的牌手, 从不抱怨手中拿到了什么牌, 他只专注怎么把手里的牌打好。 “我会永远为此赎罪!” 当你在晚上, 打开某个app准备消遣一会时, 刷着刷着却发现,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 你是否会为刚刚浪费了几个小时而懊恼? 从前,我们浏览网页时, 新的页面需要点击下一页才会加载。 这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 要不要继续把时间花在上面? 而现在,几乎所有的app, 在你浏览时图片、视频或新闻, 内容会源源不断的从下方加载出来。 这反而更加的难以结束。 这便是被戏称为交互设计“万恶之源”的: 模式。 就像你喝完一碗汤后,会停下来想想: 还要不要再来一碗? 但如果碗中的汤, 能够悄悄的自动补充, 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喝下更多。 这就是著名的。 为了能喂我们吃下更多, 几乎所有的app都在某个模块, 使用了这种的加载模式。 无限互动的设计师azaraskin,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他可能要永远为此而赎罪。 为了易用性而优化某些功能, 并不意味着对用户或者人类来说是件好事。 作为设计师, 还要考虑科技与社会之间 更深层次的关系。 截图自bbc纪录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是平面设计还是交互设计, 设计者的初衷都是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 但作为被“投食者”, 我们在接受信息、嬉笑娱乐的同时, 别忘了保持清醒,保持思考,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课题。 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图源:b站 设计师深海上观号作者:上海女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12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撼咬合力揭秘这些动物的力量能撕碎一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