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见过如此简约的绘本名字以及如此有张力性的封面,这勾起我想要翻开它的心理,果不其然的是绘本内容正是围绕着“点”来叙述的。

这本绘本是入选于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中的,简单的主题题目和简单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创造力是不要有对孩子有局限性,而创造力的由来就是在被激励时的灵光一现,犹如开了阀的喷泉涌出后溅起波澜的水花,但创造的起点总是难的,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忽略这个起点,从而把起点变为永恒的终点。

可当孩子和大人看到这本绘本时,会发现原来创造力就在孩子身边,只是我们不曾注意,而这本绘本也是帮助孩子能够有阅读的习惯,就好似助力小车一样,拉着孩子跑起来。

绘本的作者是彼德·雷诺兹,是一位加拿大作家,不仅仅是著名的童书作家还是插画家,有自己远大的抱负理想开了一家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他的画风有着独特的创意,他的创作和创造能力很强,从他所绘画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而《点》正是他的代表作,并且也荣获了克里斯托弗大奖,也是入选了中国幼儿基础阅读的书目,在《纽约时报》中也是畅销童书,除此之外,作家还创作了《味儿》、《北极星》、《我的大的小世界》、《有一天》等多部绘本作品。

一、

绘本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去讲述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贴近我们的生活却从未注意该如何去处理。

绘本讲述的是瓦士缇不会画画,不知道怎么去下笔,到下课都没有画出来一个字,而老师让他随便画一笔,瓦士缇很愤怒的点了一个点儿,老师不仅仅没有说他,而是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把这幅瓦士缇都没有当回事儿的画给装裱起来,当瓦士缇看到以后很惊奇,他觉得自己可以画得更好,从此开启了一番自我创造的旅途。

故事情节很简单,可是老师却是不简单的,让我们跳脱出了对于老师的想法,可能换做一般的老师会很气愤,或者会叫家长约谈,可精彩之处却并没有按照我们想的,而是老师很平常的去引导孩子去做一件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表现得很平淡,并没有很夸大的去做过激的行为,而后的行动也是在不经意间就走在了孩子的心坎中,从而打开孩子的新世界。

二、

绘本中人物的脾气秉性相反,也是绘本风趣有趣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重视与尊重

老师看到画面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什么都没有画,但她很风趣的说她看到暴风雪中的一只北极熊,她有在引导孩子,而老师不急不躁的情绪和瓦士缇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沟通过程,并且很细心,并没有因为瓦士缇的态度而去训导他,而是让他在这其中去尝试迈出第一步。

从谈吐和做法上都能看出老师的不敷衍,而我们对待孩子应该也有如此的耐心,有时我们一味地去讲空无的道理和世界,不如让他去做一做,才能切实地去感受他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以及看到从未看过的世界。

在瓦士缇愤怒的点了一个点儿以后,老师很认真地看了许久,并没有动火,而是让瓦士缇签上名字,还说了请字,看得出老师很尊重孩子的行为以及瓦士缇的劳动成果,在孩子眼中并没有这张纸当回事儿。

只是一个情绪的发泄点,可老师却很注重,所以让他为自己签上名字,代表了这是他自己迈出的第一步,从这一刻开始原本一张纸开始变得有意义,对孩子来说得到重视和爱也是有意义,他会毫无保留地接收到,因为他们的有着最纯真的内心。

三、

文字具有连贯故事情节的作用,在配合插图的画面性,让绘本变得生动形象

1、文字的描述精炼而又让人有阅读的兴趣

绘本中的文字看似死板,实则标点让它变得活了起来,光是描述画被装裱起来的画框,这种惊讶而又不可思议的语气就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当瓦士缇看到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能够联想起来的,这样的想象是不受局限性的,会在孩子脑海中徜徉。文字没有一点点琐碎的语句,精炼而又有可读性,让大人讲起来方便,孩子听起来也舒服。

2、画面设计的巧妙又极其简约,插图感很强烈

绘本几乎每一个画面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底色面,而这些底色就如同一个大大的圆点一样,切合主题的同时也离不开瓦士缇的创作,在这些创作中瓦士缇把一个点变成了好多个,而且在这其中他还感受到了颜色存在的魅力,在这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就创作出了很多幅作品,让他从一个有些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对画画十分感兴趣的人,所以色彩的魅力只有动手才能个感受到。

3、有些看似抽象的画可寓意却不同,就如同文字一样,内涵其中的意思多变而又有趣

绘本中最集中展现的画面以及文字的高潮,是来自于学校的画展,瓦士缇画的点引起了许多人的喜欢,都说有些画是抽象的,可这并不影响画家与看画之人对画作产生共鸣,而创作时的想法都会传递给看画的人。

所以看似是点,蕴含其中的确实一个人的创造力以及行动力,这些是涵盖不了的,而文字与绘画的融合,也让我们看到了引起轰动,是好多人的眼神都汇聚到了瓦士缇的画上,这也是瓦士缇自己所得来的成果,也在他的成长上绘出一道亮丽的颜色。

四、

通过绘本传递出来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点后面的用爱去引导孩子的过程

牛顿的地心引力来源于一个苹果,看似很小的东西却能够引发巨大的能量,而创造力并不是刻意有之,是在无形之中激励出来的,还有在尊重和鼓励的引导下,让孩子迈出第一步,才会发现他有没有这样的创造能力,而对于启发时的感受,孩子也会传递给被人,所以爱是可以感受到的。

当孩子想要去做的时候就让他去做,就像之前有个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大人并没有骂他,而是把那一快装裱起来,当我们给孩子一种有意义的东西时,是要用心去感受他的,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思维模式去做,这样会局限于孩子想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去引导,但不可以去强加,闪光点不是凭空就亮起来的,是我们用爱去赋予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1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