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做哪些检查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1007/4488309.html

一把散沙

阿西

1

对敏感词的潜意识主动避让,可能会导致诗意的内卷——过度隐喻,遮蔽应有的深刻,词语没有目标的游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减少或放弃宏大叙述,多写“小诗”。

2

有些诗附着于假山水诗之上,看似参禅与省悟,或者有那么一点人文主义气息,其实更是假借某些植物进行的肤浅梦遗,据说这个很受欢迎,大行其道。

语言的苟且,诗意的偷生,终究是匮乏真诚与坦荡的。但更本源性的,则是投机取巧正在统辖诗的场域,形成一种可怕的修辞正义。

3

当下诗,如果做到了警句的翻新与白页发现,或搞搞诗意的堆砌与扁平化发掘,可能就是“好诗”。所谓金句写作,往往就在此列。

4

语言倚重冰山——诗是一种信念。语言属于大海,你用一个句子抓住它,使一首诗拥有博大的深。走向大海,走近冰山——诗的一体两面。

5

语言经过黑夜的过滤网,那些不发光的就可以扔掉。但光也会消亡,所以要坚持到下一个黑夜,来验证它们是否还有能量。

6

把刚写出的诗读出来,一些不当的表达立马显现,这个老掉牙办法,常用常新。

7

写诗是一项属于创造性的工作,要有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感的心,有语言的天分……我可能多少具备一点,但并不是很强……所以,我如果能写出稍微好一点的,就很满意了。

8

不必惧怕犯了“浅薄”之病,也无需自责“败笔”,大诗人也会写出很多平庸之作。关键是不能一脸“无所谓”,彻底放开去了。写诗,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和自己较劲,如果这个较劲没了,诗也就坍塌了。

9

按照任何既有的标准写作,最终都是一场误会。无论是庞德艾略特或者斯蒂文斯奥登……都不能成全任何人成为一个大诗人。追随他们的 结果,是成了他们遥远的影子。

10

一些有点抱负的诗人常常标榜自己在写一种“反对”的诗,但又看不见他到底反对什么。没有具体标的物的反对——其诗很可能会缺失一种老老实实的品质。

11

穷尽一生的精力,只是写出关于自己诗集的引言,这也是众多诗人的基本成就。

12

有的人的写作是修高塔,阶梯式向上,最终蔚为壮观。有的人只是在烧砖,一块一块的烧制,一批一批的烧制,然后码放在一起,像一座城墙。前者令人仰视,但后者也能成风景。

13

我最不喜欢这三种诗:鸡汤或反向鸡汤;词语之间的互相繁殖;悬空或半悬空的不抓地的东西。但我自己可能也写出了这样东西——这真的没办法,只能是尬着。

14

……国体语境对于当代诗过于冷漠,似乎诗人和这个国家天然就没有关系,或者说压根就充满了敌意。除非你是唱赞歌诗人。

……所有的当代诗都是可疑的。

15

中国诗坛是没有批评家的,有的只是靠给诗人写吹捧文章而谋生路的人。所谓的批评家,只对两种人感兴趣,一种是名气尘埃落定的,一种是钱财权势的。偶尔,他们也会去发现“新人”,但那常常是另有目的——涉嫌培植体系的先期投资。

而学院里的一些批评家,往往不愿趟当下的“浑水”,专注其理论的建设。

16

乡土是一首大诗,但许多诗人往往将其写成了最腐朽的酸菜坛子。

至少在这方面,诗人往往是一个欠债者。

17

网络时代开启宅写模式,诗意空间极度扁平化、空芯化,诗越发不灵动了。

从这个角度讲,诗在快速灭失。

18

诗人的工作与智能机器人有许多重叠之处,至少在组词方式和造句法方面有共同特征——随机性。新科技,掏空的何止只是诗?还有我们的生存方式,生活乐趣……

19

次要的诗,往往就是重要的诗。诗人,应该尽可能多的写下一些次要的诗,而不是去天天想如何写出重要之作。越是次要的,越接近自己的心域。

20

诗人自己满意的作品,读者往往并不喜欢;而读者喜欢的,往往诗人自己并不满意。这应算作关于诗的 大悖论。

21

在两个诗人之间,天然的存在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但友谊更多的只是一种遥望;在两个诗人之间,也天然的存在着一种语言的敌意,其搏斗更像是一种互访。这应该算是关于诗的第二大悖论。

22

诗最伟大的读者,永远是诗人自己。诗最愚蠢的读者,也永远是诗人自己。这应算作关于诗的第三大悖论。

23

按照某种标准去阅读评价他者,是一种文本霸权意志,其核心是唯我独尊。所谓客观化标准,应该是 意义上的包容。

24

很多人喜欢风格化的诗人,并且反复谈论其作品。他们没有耐心去全面理解一个诗人,尤其是风格多样化的诗人。

目前中国诗人,基本都是单一风格的诗人。

25

对于大师的焦虑,已经毁掉许多原本有所造就的诗人,目前,仍在毁掉。

26

诗人写出一首首诗,一册册诗集,完成一个诗人的“赋型”。在这个过程中,诗书写了诗人本身,完善他的气质和灵魂。唯有勤勉写作,才是 的途径。

27

诗就是对寂寞的书写,是对所有暗淡事物的一次次映照。

诗人克制了对于光艳华彩的吸引,然后拥有一种明澈 的深邃。

28

现在许多诗虚无感过强,读罢颇觉无趣,好像自己成为了时代的一只“遗鸥”。

29

诗人写下爱这个词,可能已经写下了一堆坏诗。

这也是对“技术真诚”的一种检测吧。

30

诗与市井之间,关系太过密切,必然导致诗意“甜腻”。远一点,再远一点,不只是会产生必要的景深,还会产生必要的烈度。

31

如果用太多时间纠结于怎么写和写什么,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写出能够写出和可能写出的。事实上后者根本没有预设条件,而好诗通常只是一种意外之喜。

32

带着对自身的假想去写诗,写下的只能是关于假想的假象。心或可在云里雾里间升腾,但语言须落到实处。

33

谈论时政类似于撸猫,而诗也绝不是政论;主张经济战略不是吐口水,诗不是理财妙方……哦,“诗不是坦克……”。说到底,诗人如果一味跟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偏听偏信之新闻旧闻,其诗注定就是盛满了坏水的烧杯。诗人,怎样才算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阿西

东北虎北极熊刺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1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