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谋杀被灭族,她不会呼救,我们却要替她
谋杀、灭族,这样的事情如果发声在人类身上,没有一个正常的人能容忍。但如果被戕害的对象不是人类,而是那些不会说话的生灵,我想事情也许就不一样了。前几天,长江白鲟灭绝登上热搜,这种存活了.5亿年的古老生物,熬过了漫长岁月,最终没能迈进。人类欢呼雀跃着进入2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仿佛世界正在变得更好。可当我们走出盛世欢歌的城市,走向那无所粉饰的荒野,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走在走向孤独。白鲟灭绝不是个例,溯源奔腾不息的时光长河,我们最终会发现,人类文明进化史,恰好是一部地球生物消亡史。0其实,在长江水产研究院向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提交的论文中称,长江白鲟早在年——年间就已灭绝。为什么要等到0年后才宣布,科学家说,想等待奇迹的出现。可惜0年过后,奇迹并未出现。在长江渔民的歌谣里,有一句“千斤腊子万斤象”。其中腊子说的是中华鲟,而“象”说的就是长江白鲟。这种水中大熊猫, 体长可达7米,最重可超公斤。可更令人心痛的是,这已不是我们 次与这种庞然大物般的水中精灵告别。6年,中科院联合全球近40位鲸类专家,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身影,确认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被认为水中吉祥物的江豚,目前仅剩约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长江三鲜”之一的野生鲥鱼,近30年来未发现一条;“水中鱼王”中华鲟3年内未自然生产,被列入极危名录。而造成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是一把把剑、一把把刀、一种无言而讽刺的荒唐。被非法电鱼杀死的白鳍豚;被渔网窒息而死的江豚;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一桩在洞庭湖发生的惨痛教训:江豚误入渔网窒息而亡后,渔民为避免担责,将江豚尸体绑上石块,沉尸灭迹。长江,这片曾经虎啸猿啼的梦幻泽国,已是满目苍凉。但何止长江,在工业发展轰鸣的浪潮中,有太多生灵都成为人类前进的踏脚石。02翠花小时候看《动物世界》,当放到食蚁兽时,曾听爷爷说过:“这玩意披个鳞就是穿山甲”。在他们那个年代,山前屋后都有穿山甲、野兔、刺猬、黄鼠狼……甚至还能在报纸上看到除四害打死“大虫”的新闻。但放到现在,别说穿山甲,就连黄鼠狼这种最为狡黠的生物,也难得一见。穿山甲,这种只产于中国、南亚以及东南亚的生物,已进入极危保护名录——比濒危更进一个层次。而消耗穿山甲最多的国家,恰是中国。“犀兕麋鹿满之”,而犀牛早在上世纪就在中国大陆绝迹,虽不排除幸存,但估计也是外部迁徙。最令人惋惜的则是华南虎,这种曾存在于珠江以北、黄河以南的中国特有物种,已宣告野外灭绝。或许将来我们的孩子要想再看看这种威猛、狡猾与优雅并存的兽中 ,只有在保育中心才能窥见。当我们看到非洲大草原跳跃的蹬羚、威猛的狮子、优雅的猎豹时,我们多么羡慕。可曾经,我们这片大地之上,也曾有虎、豹、豺、狼、驼鹿、野马……令世人称羡。这还只是在中国,而放眼全球呢?就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曾为满腹塑料垃圾的信天翁落泪;我们曾为冰川融化而瘦骨嶙峋的北极熊而沉默;我们曾为某国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恢复商业捕鲸而愤怒;?我们也曾为家园不再而不得不跳下悬崖遍体鳞伤的海象悲痛。但愤怒也好,悲哀也罢,在人类利益抉择的前提下,这些无法言说的生灵,连存活与否都无法参与谈判。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过于强大与自持。周杰伦在《梯田》里曾写到:是不是只能用相机纪录自然,拿相片给下一代给下一代回味?我们曾说,不要让下一代在博物馆认识自然。但其实,我们这一代已经只能在博物馆认识曾经的自然了。03悲哀的是,我们很难再提供一片所有生灵共存的净土了。以华南虎来说,一只成年虎平均每3-6天就需要8-40公斤的肉类,而虎类的捕食成功率大概在/0-/20左右,要想养活一只成年虎,就需要00~平方公里的森林。以目前中国的用地量来说,似乎不可能提供较大规模的野生虎类保护区。要么虎进人退,要么人进虎退!然而,这还只是人类发展与动物生存无可避免的冲突,但更多的冲突,则是可以避免的。一场大火在澳大利亚烧了4个月,5.25万平方公里土地遭烧毁,约5亿生物惨死,其中包括超00只考拉。虽然共有80人涉嫌纵火被捕,但破坏的生态,已经不在了。而此时,澳大利亚总理却在夏威夷度假……而就在澳洲山火十几天前,巴西在亚马逊山火持续6天之后,总统才终于下令联邦军队参与灭火……那里可是地球之肺啊。正如电影《流浪地球》开篇预言:“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破坏,我们生存的这座星球不会呼救,但一旦她开始反击,后果将是我们不可沉受之重。?说这么多,翠花并不想进行超然尘上的圣母批判。地球不会呼救,我们却可以为她发声,为她行动。可可西里的保护,让我们再一次看到高原精灵成群结队地奔跑;正是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我们才能在黄河源和甘孜拍到消失已久的野生雪豹和金钱豹;前几天,又是四川,村民们拍下了成群饮水的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冰川在消融、荒漠还会扩大,但我们仍旧自己的努力,让地球一点一点变绿,而中国在过去7年里贡献了25%。也许我们无法远离城市,为地球保护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我们却可以实实在在从自己做起,做一些小贡献。哪怕是用某某宝多种一棵树,少吃一次外卖;哪怕是多坐几次公交,少用几个塑料袋……亦或者,对非法动物制品说不,对破坏生态的行为及时举报。我们不希望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 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因为有一天,当我们的邻居一一消亡,等待我们的,也只能是消亡。◆◆◆◆◆大家好,我是翠花,一个正在环游中国的95后姑娘,想解锁更多旅行攻略,欢迎来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qxhj/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俞艾新概念俞敏洪艾力带你从零玩英语最新
- 下一篇文章: 动物园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