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了不起#北极在我们心中,一直是非常寒冷的地方。然而,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在我们认知中的极寒之地北极,气温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沉睡在冰雪之下的远古生物,将被陆续发掘出来。

对于人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在我们没有发现,其它可以生存的星体之前,如果地球气候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局面,想要生存下去都会成为难题。那么,北极气温急速上升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至今又有哪些远古生物被发掘?

北极38℃高温,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北半球曾有最冷小镇之称的维尔霍扬斯克,在去年的6月20日创下了北极地区新高温记录,至此也成为了世界上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升温速度更是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据报道称,该地区往年6月夏季高温平均只有20℃,但在年6月20日却飙升到了38℃,一度刷新了北极圈内的最高温度。

而北极高温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冰雪消融、海冰减少。相关数据显示,在年7月前半月,北极海冰面积平均减少14.6km/天,该速度远远高于-年的平均速度。

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也在提醒着人类能够改变气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专家预测,按照海冰减少的速度来看,很可能会在年平均气温再次创下新高。

北极熊该何去何从?

北极熊作为北极的标志性动物,一直青睐那些被冰雪覆盖的栖息地,靠着浅水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繁衍后代扩大种群数量。

但随着近几年冰雪消融,北极熊的生活区域逐渐缩减,离食物资源丰富的浅水区越来越远,导致曾经看起来圆滚滚的北极熊,如今消瘦了许多。

例如,年外媒曾报道,一只北极熊为了寻找食物充饥,不惜徒步公里,由于在徒步过程中,体内脂肪被消耗完,导致活活饿死。本可以存活30年的北极熊,生命定格在了16岁。

现如今,北极高温又给北极熊带来了生存难题,捕食海豹都成了一种奢望。说到这,不少人发出疑问,既然北极出现高温和食物匮乏,为何不将北极熊“移民”到南极呢?

其实,不仅只有北极高温,南极也同样有着高温,就在今年7月1日,世界组织确认了南极大陆去年出现的18.3℃高温,该温度成为了南极有史以来最高温。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南极卫星照片中可以看出,南极一些曾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裸露出来,冰原的颜色也变成了绿色或红色,而给冰原上色的就是南极高温时出现的雪生藻类。

北极“未来种子库”会受到影响吗?

年,挪威政府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永久冻土深处,设立了一个非盈利、全球性的植物遗传基因库,设立初衷就是给全球其他多个基因库做“终极备份”,这个全球种子库也被人们称为“末日种子库”。

这座种子库坐落于砂岩山内部米处,墙体由厚重的混凝土建造而成,之所以建在北极,是因为岩体中的永久冻土层起到了天然冰冻效果。

该库中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样本,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小麦、水稻、大麦。

早在年,这座“世界末日种子库”就曾因为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导致进水,最后花费了将近万美元才将漏水地方维修好。

谁也没想到,号称战争、天灾都打不进去的种子库,也曾因为冻土融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可见冻土融化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就连建筑物也无法抵御。

至于年6月的高温对种子库是否有影响,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北极高温带来的危害远不止这些,一些区域冰雪融化,还会有各种的远古生物被发掘出来,远古细菌也会随之出现。

根据法国著名科学家克拉维里表示,北极永久冻土中的病毒,在毫无干扰的环境下能够存活数百年。年克拉维里发表的关于3万年前的“巨型病毒”论文中就有提到,这些土壤中的病毒是标准20纳米病毒的10倍,经过技术手段复活后仍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北极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一个不耗电的天然冰箱,由于高压、缺氧下的永久冻土微生物活性较低,很难将动物遗体分解殆尽,所以,冰层下面至今仍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尸体。

国外科学家就曾在西伯利亚发现一具5万年前的披毛犀尸体,身体大约80%保存完整,皮肤表面的褐色毛发清晰可见,甚至连生前的“最后一餐”都保留在肚子里,没有消化。

另外,在加拿大北部的永久冻土区也曾发现过灰狼幼崽的尸体,距今约有年,整体看起来较为完整,只是缺少了眼睛部位。

年,科学家在俄罗斯北极马尔半岛发现了一只猛犸象,距今约有年,内部器官、眼睛、躯干均完好无损,经相关技术确认,是一头幼象,估计只有1个月大。

以上种种发现,虽然有利于生物学考古,但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可能会受到细菌的威胁。远古生物发现得越多,地球的气候“临界点”就越接近我们了。

该如何应对南北极升温?

试想一下,如果地球未来的温度不受控制,像其它星球那样极端,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逐渐变暖,会使地球未来的天气变得更加恶劣,对人类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危害,所以,如何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也成为了当下较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等一些气体的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所以想要缓解变暖趋势,还需要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入手。

想要减少二氧化碳,我们可以植树造林,增加地球的绿化面积。但仅依靠树木来吸收二氧化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源头减少排放,例如,普及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当然,在采取有效的减排后,并不会立竿见影,缓解气候变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bhjb/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