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ArcticCircle),指的是北纬66°34纬线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被称为北极圈内或北极地区。

年2月3日-2月7日,我进入了北极圈内。

--温度--

网上查的信息:北极冬季均温-20℃。

到达后(几日)实地温度:最冷-2℃(北纬78°13’的朗伊尔城);最冷0℃(北纬69°20’的特罗姆瑟)

鉴于我们居停那几日的气温与想象的相差悬殊,

在特罗姆瑟的某个早晨,随团的团友开始憋不住了……

我,也没憋住??

入冬后吃多练少,之前的四块腹肌已荡然无存??

按你胃,能在北极圈内脱一次,终究是值得纪念的。

--风--

网上查的信息:冷空气在进入北极圈内后变冷沉降,形成了极圈内的极地高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区流向低纬度的空气,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一律偏东,在北极圈内的地区形成东北风(从东北吹向西南),叫作极地东风带。在北极圈附近,极地东风携带的冷空气向下沉降,造成近地面的东北风。

在当地的实际感受:风刮在脸上并非不能忍受,戴上毛茸茸的耳罩、帽子与手套,穿一件户外知名品牌羽绒衣,在北寒带的路上走上一公里,并不会觉得特别冷。

--极夜--

网上查的信息:北极圈内的地方,纬度越高,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就越长。北极点附近的地方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极昼,另一半是极夜。12月22日前后(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整个北极圈以北的区域都是极夜。接着极夜范围逐渐回缩,到了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时,极夜结束,极昼重新开始。

实地所见:如图▼

仍处于极夜期的朗伊尔城,(晴天)上午10点左右的天色

朗伊尔城往北20公里左右,(晴天)上午近11点时的天色

11点半左右的天色

(晴天)下午3点左右,朗伊尔城的天色(已全暗)与街景

(雨天)上午12点左右的天色与街景

想象12月22日的最极夜,没有白天,只有黑夜,岂不是“用24小时说……晚安”。

2月6日,我们入住的仿“猎人小屋”,下午四点,窗外的天色

--雪地摩托车--

网上查的信息:须带上国内机动车驾照,方能行驶。

实地情况:属实!之前确有游客因没带驾照而不能亲身体验这个项目。但,基于对我们团团友的信任,在获悉我们已带上驾照后,工作人员并未要求我们出示驾照。

雪地摩托,是在朗伊尔城最该体验的项目!

摩托车队浩浩荡荡向地球北方的尽头行驶,大地并非如《权利的游戏》中的“北国”所展现的那样“唯余一片素白”。在苍茫的白色中,却糅合了淡雅悦目的蓝与时刻变幻的……满散着的光。

疾驰在世界尽头并不冷,穿着项目组织方提供的连体御寒服、面罩、头盔、抓绒手套与长筒毛靴,能严实地锁住体温。

半途休息时,组织方还提供了一场“茶歇”。(供应热茶与布朗尼)

(北极圈内,很多茶带着暖暖肉桂香)

大大”与“太太”▼(玩疯的团友们)

猜想他倆原计划要摆成……“太大”。??

直到拍够了,才想起还有“冰钓”这回事。??

如果再往北行驶公里,只要运气在平均值附近,就能撞见北极熊。

但以我们的时速计算,预计还要骑行3小时左右,不争气的我们最终放弃了。??

虽没去看北极熊,却在归途中看见了麋鹿。

等回到朗伊尔城时,听当地人说前几天有一头北极熊为觅食踱步进了城,我们又开始妄想这样的好事能再发生一次……??

斯瓦尔巴群岛,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能抵达的最北之地。

它的首府-朗伊尔城,是世界最北有人居住的城市。(上图黄点所示)

世界之北的冷酷仙境(一)

家伟

向地球的顶点,出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xionge.com/bjxbhjb/10331.html